民诉前调是什么意思?诉前调解与立案的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民诉前调是什么意思?诉前调解与立案的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4365.com/zs/2970163.aspx
民事诉讼前调解是指在法院正式受理案件前,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当事人之间纠纷的程序。它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法院立案庭设立的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的非司法性质的调解;另一种是由法院立案庭法官或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联合进行的具有诉讼裁判性质的调解。
一、民诉前调的含义
诉讼调解的含义,准确来说是指诉前的调节工作。诉前调解的情况主要包含两种类型:
- 一种并未具备法院司法审判的性质,即是通过在法院立案庭设置的专设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协调处理;
- 另一种则属于具有诉讼裁判性质的调解方案,即由法院立案庭的法官亲自负责调解事务或者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以及人民调解员联合进行调解工作。
二、民诉前调解与立案的区别
诉前调解与正式立案并非同一概念,此两者之间具有以下差异性表现:
首先,诉前调解乃是受理当事人提请诉讼之后、人民法院立案之前的调解工作。在此阶段中,立案法官在获取申诉人同意后,暂且接收当事人提交的立案申请材料,却不予以正式立案,而是为当事人颁发诉前调解编号,从而将此类纠纷交由诉前调解服务中心进行处理。若调解无果,则再由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受理。
其次,唯有当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诉状"及相关证据资料后,经由法院立案庭对上述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认具备立案资格并出具加盖法院公章的"受理(或立案)通知书"之时,方能视作案件已正式立案。因此,诉前调解无法等同于立案之举。
民事诉讼之前的调解程序定义为,在法院正式受理案件前所进行的处理争议双方矛盾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了两种不同形式的调解:第一类是在法院立案部门设置的人民调解工作室中进行的非司法性质的调解工作;而第二类则是由法院立案部门的法官或者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的具有诉讼裁判性质的调解活动。
热门推荐
同样整顿吏治,嘉庆与雍正缘何成效迥异?
嘉庆皇帝:威信缺失的背后原因探析
发乎情 止乎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智慧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筋膜炎
筋膜炎的10大症状
10个月儿童保健主要检查项目及意义
十堰郧西:大力发展“郧七味”中药材 奏响乡村振兴“富民曲”
全屋定制选购指南:板材、饰面、封边知识全解析
柿子叶泡水喝的功效和作用
北极航道:破冰容易“融冰”难
机场高铁停车位“一位难求”?预约停车位成出行前第一大事!
如何理解金融产品的强制赎回?这种强制赎回会产生哪些后果?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跨越千年的历史传奇
选购燃气灶:材质和设计哪个更决定品质?
细胞冻存培养基的选择与优化:确保细胞长期保存的关键
熊市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符合这些标准意味着什么?
大国良师 | 潘懋元的基础教育情怀
2024冬测:谁在极寒中仍能出色表现
将军肚怎么减下去?减将军肚的运动方法
同样是历史为骨、艺术为翼,不良人与秦时明月到底谁做到了?
2025年北顺义区私立小学入学政策新变化,内含入学材料清单!
从乡野山歌到世界非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汗疱疹患者如何通过饮食调理?
华阳新材料集团抢抓“黄金期” 冲刺“双过半”
社保由哪个部门管理
黄金周涨1.7%!3000美元大关在望?
波轮洗衣机脱水抖动厉害怎么办
前驱车能漂移吗?前驱与后驱优缺点大解析
黄兴:辛亥革命的“实干家”
广州华立科技职院: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专业领先,师生竞赛屡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