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大熊猫种群演化历史,提出物种保护新见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揭示大熊猫种群演化历史,提出物种保护新见解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wap.sciencenet.cn/mobile.php?type=detail&cat=9&id=529012&mobile=1
大熊猫作为我国特有的旗舰濒危物种,其种群演化历史和保护现状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一项由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通过对近30%现存野生大熊猫个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了大熊猫六大山系野生种群的遗传结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8月26日,浙江大学教授方盛国团队联合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兰天明团队、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欢团队,以及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等,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研究论文,揭示大熊猫种群演化历史。
该研究通过对覆盖现存野生大熊猫种群规模近30%的个体进行高质量全基因组重测序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构建了迄今为止最精细的大熊猫遗传变异图谱、揭示了大熊猫六大山系野生种群的遗传结构、发现了显著遗传分化的新亚群结构、模拟了人工圈养繁育子代放归野外的遗传风险,为主管部门制定野生大熊猫的保护策略与计划,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科学依据。
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重构
研究团队发现,大熊猫整体的近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问题并不严重。但是不同种群的近交程度却存在差异,其中秦岭种群的近交和有害遗传突变的积累最为严重,凉山种群次之。
对于圈养大熊猫群体,经对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7个主要繁育谱系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圈养大熊猫的近交水平和遗传负荷均低于野生大熊猫,表明科学的圈养谱系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近交,保护圈养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
研究经过模拟评估后认为,放归本山系圈养繁育的后代个体,从引入有害突变角度看,是遗传拯救的最优先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后代个体的遗传负荷。
本文原文来自科学网
热门推荐
纸浆:24年针叶浆价格阶段性震荡,25年3月价格仍存上涨可能
纸浆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关系有多强?
港股收评:科指大跌3.39%失守6000点,内房股与物管股普跌
战略规划的时间框架:短期、中期与长期规划详解
哪些因素决定二手包包是否保值?
剑与远征启程蕾米雅猫女实测及强度点评
节奏、节拍、拍子、小节等基本乐理知识~
电脑微信登录不上去?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面积换算平方的规则是什么?如何准确进行面积的换算平方?
麒麟系统DeepSeek——基于CherryStudio搭建本地知识库(离线)
因身体不适而辞职可以立即生效吗
创业公司如何处理突发的公关危机
胰岛素功能测定怎么做
茶文化千年流转:从陆羽《茶经》到Z世代“新茶生活”的东方美学复兴
唐代四川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
如何根据窑炉的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窑炉砌筑材料
保持英语流利的15种方法
英国留学生偷窃现象探讨
燕窝包装盒打开方法与步骤:全面指南解决开盒难题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合集
食物中毒的5大警报信号!恶心、呕吐、腹泻...你中招了吗?
摇呼啦圈减肥的方法
全球创新指数升至11位,中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台阶|数说75年
如何断奶不痛苦又快?三种科学方法助你轻松应对
血糖高的人能吃黄豆和黑豆吗
微信上删除的聊天记录怎么找回?
大数据行业十大就业方向全解析
人间天堂——杭州
5G RedCap技术特点及应用场景 - 5G RedCap 定位终端
什么是RedCap?5G R17中的RedCap是什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