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事件到情感:记叙文的情感升华

创作时间:
2025-03-16 14:45: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事件到情感:记叙文的情感升华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fx361.cc/news/2025/0221/25511373.html

在记叙文读写中,事件是构成文章的骨架,而情感则是赋予骨架血肉和灵魂的精髓。在阅读和写作记叙文时,小学高年级同学不仅要关注事件叙述,更要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情感世界。

一、情感的引子:事件的铺垫、发展与情感交织出现

在教材中,同学们读过很多情感真挚的记叙文,并且常常被文中情感所打动,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世界。

比如《金色的鱼钩》一文,讲述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为照顾三个生病的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随着事件的铺垫、发展,展示了革命年代同志之间的深厚情谊。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战友间的关爱与牵挂,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多么珍贵。

文章中有这样的事件细节:“老班长看见我端着碗站在那里,就蹑手蹑脚地走过来,问我:‘小梁,吃不吃?’……我望着他那副严肃的样子,半信半疑地说:‘吃得了,就吃吧!’”这段文字,通过老班长对小战士的关心和照顾这一事件,展现同志间的深厚情谊。老班长蹑手蹑脚的动作,显示出他对小战士的关爱,这种细微的情感表露,让人深感温暖。同时,“半信半疑”的情绪描写,也体现了小战士对老班长的信任与依赖。

事件末尾,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这段事件描写中,老班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舍己为人的情感力量,让读者为之动容。

同样,在《盼》这篇文章中,作家铁凝通过对一个普通小女孩盼望穿上新雨衣这一事件的细腻描写,让人感受到了童年的纯真与美好。文章中小女孩因一件新雨衣而充满期待和喜悦,这种情感如此真挚而纯粹,让大家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文中,铁凝通过对小女孩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小女孩对新雨衣渴望与期待的细腻情感。例如:“我想:等雨停后,我要到院子里去,扬起头,闭起眼,让雨点儿打在我的脸上……”这段文字着重写小女孩的渴望与喜悦,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那种纯真情感的快乐。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雨衣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这段文字通过小女孩穿上新雨衣这一事件的呈现,生动展现小女孩内心的喜悦和兴奋。而雨点儿在雨衣上舞蹈,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情感表达。

而《爸爸的计划》则通过描述事事都要做计划的爸爸,让同学们看到普通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文中爸爸对生活计划虽有些“过分”,但他对家庭的关心和责任感让读者深感敬佩。这种事件的意外出现和发展,使文章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还有,《小站》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一个小站上发生的平凡事件,让人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点滴幸福。文章中的小站虽不起眼,却因站长和乘务员的辛勤付出而焕发出别样光彩。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使文章充满正能量与希望。

这些经典记叙文,都以事件的铺垫、发展与情感交织打动着读者。文中的情感与事件呈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写出事件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准确地把握文中的情感变化,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深层内涵。

二、情感升华的方法:深入挖掘与巧妙表达

在记叙文读写中,情感升华是阅读、写作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方法。

运用细节描写增强情感表达。细节是情感的载体,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例如,在描述一个久别重逢的场景时,可以通过描绘双方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细节,来展现他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借助环境描写烘托情感氛围。环境描写,不仅能为事件提供背景,还可以通过烘托氛围来增强情感表达。例如,在描述一个晚秋场景时,可以通过描写阴沉的天气、萧瑟的秋风等环境因素来营造凄凉氛围,从而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本中的偏灰情感,最后将灰色情感用暖性细节予以征服。

通过对话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对话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设计人物间的对话,可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世界。例如,在描述一个争吵场景时,应通过人物的言语交锋,来展现他们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情感表达。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有效增强情感表达。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使读者更生动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寄寓。例如,在描述一个快乐的场景时,可以通过比喻将人物的心情比作欢快的小鸟,从而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快乐情绪。

三、优秀学生习作的有效借鉴:写足事件细节,才有情感升华空间

细节描画是记叙文习作的灵魂,也是情感升华的关键。在课本的经典记叙文中,同学们可以发现,作者往往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情感升华。这些经典片段告诉大家,细节描画是记叙文情感升华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描绘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可让情感升华在细节设计中飘荡,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动情结。

优秀学生习作片段,通过对细节描写、环境烘托、对话展现和出人意料的转折等手法的有效借鉴,将情感进一步升华,写出了令人感动的佳作。以下是习作片段展示与评析。

片段一:

那天放学后,开始下雨了。我缩着脖子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铃声从前边传来。我定睛一看,呀,是妈妈!她停住自行车,手里拿着我的外套,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你早上,自己走着上学,怎么忘了穿外套?现在我上夜班,特意给你拿过来了。”妈妈一边解释,一边把外套披在我的身上。那个动作连带那句话语,让我感受到来自母亲的温暖。

评析:这段文字,通过一件小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细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深深的温暖和感动。

片段二:

我和小明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天放学后,我们一起去打篮球。不料,在争抢篮板的过程中,我不慎摔倒了。小明见状,立刻跑过来扶起我,关切地问:“你没事儿吧?”我摇摇头,表示没事儿。但小明还是不放心,坚持要送我去医务室。在路上,他一直扶着我,让我感受到友情的珍贵。

评析:这段文字通过一次意外的摔倒事件,展现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关怀。小明的关心和安慰,让读者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力量。

片段三:

妈妈与爸爸离婚后,去了河南老家。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仿佛是妈妈温柔的眼睛,在默默地注视着我。

评析:这段文字通过比喻修辞手法,将星星比作妈妈的眼睛,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在父母离婚后对妈妈的思念之情,真实而感人。

片段四:

奶奶去世那天,雨下得特别大,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水雾笼罩。我站在雨中,任由雨水打湿我的衣衫,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评析:这段文字通过描写大雨的环境,烘托出作者内心对奶奶去世这一事件的悲伤和无助,使读者强烈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片段五:

“你把我的笔记本撕掉,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愤怒地质问他。“我……我只是想惩罚一下你,当时……我实在没有忍住。”他低着头,小声地说。

评析:这段对话,通过简短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愤怒和对方的些许愧疚,让读者感受到两人之间因冲突事件导致的紧张氛围。

片段六:

我一直以为她是个冷漠的人;直到那天,我看到她在街头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猫。那一刻,我对她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评析:这段文字通过出人意料的转折,展现了“我”对她看法的转变,增强了文章的情感深度和吸引力。在记叙文中,巧妙设置转折情节,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情感共鸣。

在记叙文读写中,实现由事件到情感的情感升华,需要同学们密切关注从事件到情感的几次华丽转身。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大家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不妨通过反复对比习作与范文的不同,找出差距和不足,进行适时修改;也可请教老师或同学,获取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必定会得到大幅提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