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养生全攻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养生全攻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hzztxh.com/index/index/detail.html?id=6352

民间有句耳熟能详的养生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郎中开药方。”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冬季多吃萝卜,在夏季多吃生姜,可以帮助调节身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或减少生病的机会。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春夏季节,天气温暖乃至炎热,阳气充盛,理应清凉解暑,为何反而推荐食用性质温热的姜呢?而到了秋冬季节,气温骤降,阴气渐重,理应通过温补来抵御寒冷,为何又偏偏要选择性质偏寒的萝卜呢?其实,这句谚语深刻地反映了《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精髓。

春夏养阳

春夏两季,阳气渐盛,万物生长。此时,人体也应顺应自然,以养阳为主。那应当如何“养阳”呢?可以通过饮食调养、生活习惯调整以及中医养生。

在饮食方面,应顺应阳气上升,适量食用辛温食物如生姜、大蒜等,同时食用性味甘平食物如山药、红薯等以增强脾胃功能,并避免过多摄入寒凉食物。

生活习惯上,应早起晚睡保持足够睡眠,增加户外活动并适当晒太阳,同时保持心情愉悦。

此外,中医养生方法也是春夏养阳的重要手段,包括艾灸调理脾胃和补阳气,三伏贴治疗秋冬季节易发作的慢性疾病,以及春季养肝健脾、夏季清热养心的针灸中药治疗。

具体来说,春季可通过艾灸气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以及针刺肝俞、脾俞等穴位并服用枸杞、菊花等中药来养肝健脾;夏季则可利用三伏贴,针刺大椎、曲池、神门等穴位,并服用薄荷、荷叶等中药来清热养心。这些中医养生方法有助于人体顺应春夏季节的变化,促进阳气的生长和养护。


秋冬养阴

现在正值秋冬之际,更应该注重“秋冬养阴”。秋冬两季,阴气渐长,万物收敛。此时,人体也应顺应自然,以养阴为主。那又应当如何“养阴”呢?

饮食调养

秋冬季节,人体阴气逐渐增强,适量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蜂蜜、银耳、百合、雪梨、鸭肉等,可以滋养阴液,润燥生津。还可以适量进食一些性味平偏凉的食物,如冬瓜、黄瓜、芹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清热降火,平衡体内阳气。同时,应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以免耗伤阴液。

生活习惯调整

  • 早睡晚起:秋季天气渐凉,天黑时间也相应提前,顺应阴气增长的趋势,应尽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这有助于身体顺应季节变化,促进阴气收藏。

  • 运动保健: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户外活动应适度减少,但仍需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瑜伽、八段锦等轻柔的运动,以助阴气内藏。同时,避免在寒冷、大风等恶劣天气下外出运动,以免耗伤阳气。

  • 保持室内温暖湿润: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应保持室内温暖湿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等方式增加室内湿度,有助于滋养阴液,缓解干燥症状。

中医养生方法

  1. 艾灸按摩:秋冬季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相对缓慢,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滋养阴液。例如,可以按摩太溪穴、涌泉穴等肾经穴位,以滋养肾阴;按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脾胃经穴位,以健脾养阴。也可以通过艾灸上述穴位来滋阴补血。

  1. 膏方调养:秋冬季节是膏方调养的最佳时机。膏方是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定制的滋补品,通过长期服用可以滋养阴液、增强体质。常用的膏方成分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都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在服用膏方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进行体质辨识和方剂定制。

  1. 秋冬季中医养生应该注意润肺补肾、温阳安神
  • 润肺:针刺肺俞、太渊等穴位,以养阴生津、润肺清热。

  • 补肾:针刺肾俞、太溪等穴位,以补肾益精,滋阴润燥。

  • 温阳:针刺命门、关元等穴位,以温阳散寒,增强体质。

  • 安神:针刺百会、神庭等穴位,以安神定志,促进睡眠。

秋季,自然界收敛,气候干燥,人体易现“秋燥”,肺部尤易受损。肺喜润恶燥,故秋季润肺至关重要。针灸疗法可调节肺部功能,针刺肺俞穴增强肺气,促进肺部循环,润肺止咳;针刺太渊穴养阴清热,缓解干咳、喉咙不适。同时,秋季也是调养肾脏的好时机,针刺肾俞穴滋养肾脏,增强功能;针刺太溪穴滋阴补肾,改善肾虚症状。此外,中药材如麦冬、玉竹、西洋参等能增强润肺效果,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对改善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秋季问题有益。

冬季,人体阳气内敛,易受寒邪侵袭,导致阳气不足。针灸疗法可通过针刺命门和关元等穴位,温阳散寒,增强体质。命门穴激发体内阳气,抵御寒冷;关元穴温补元气,提高抵抗力。此外,冬季调养心神、促进睡眠也很重要,针刺百会和神庭等穴位可安神定志,调节大脑功能,缓解紧张焦虑,改善失眠多梦。冬季进补重在滋补肝肾,增强体质,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症状;山药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有助于改善冬季皮肤干燥、咳嗽气喘、腰膝酸软等问题。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运动保健、作息调整以及中药和针灸的辅助调养,我们可以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调整阴阳平衡,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让我们一起在中医的智慧引领下,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吧!

本文原文来自杭州市针灸推拿学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