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改良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前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回顾性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改良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前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回顾性研究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682e854e648b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需要骨科护理的负重关节骨折,其发生率超过130/100,000。前踝骨折常与三角韧带损伤相关,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同时解决骨折和韧带损伤的问题。近年来,基于缝桥技术在治疗肩袖损伤中的成功应用,有学者提出改良双排缝合桥技术用于前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本文通过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该技术的临床效果。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需要骨科护理的负重关节骨折,其发生率超过130/100,000。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通常很简单,临床预后良好,但前踝除外,前踝占踝骨折的22.3%。此外,前踝骨折常与三角韧带损伤相关,由典型的低能量旋转损伤引起。虽然非移位的稳定踝部骨折可以安全保守地治疗,但前踝骨折仍然是开放复位内固定(ORIF)的领域。已推荐使用多种固定方法进行手术干预,包括使用外踝螺钉、单独使用克氏针、克氏针联合外踝螺钉以及张力带技术。

然而,这些技术不能解决三角韧带损伤的修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手术修复三角韧带可能在减少踝关节后痛等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并可能提高术后AOFAS评分和VAS评分。然而,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仍存在争议。

基于缝桥技术在治疗肩袖损伤和肱骨结节骨折中的成功应用和优势,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良的双排缝桥技术,用于前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该技术适用于三角肌功能不全,表现为前踝撕脱性骨折,其短期临床预后在此得到证实。

方法:对2020~2022年12例前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采用改良双排缝合桥技术进行治疗。临床结果评价,通过临床检查结果提供客观数据;放射学评估,包括x光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并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学会踝关节-后足(AOFAS)评分、Olerud Molander踝关节评分(OMAS)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随访分析。术前与随访评分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p <0 . 05)。


内侧锚的示意图。在胫骨近端骨折基部插入1个4.5 mm的缝合锚,在远端骨折块底部钻孔2个直径1.5 mm的骨隧道。首先打结一根缝合线以固定骨块,其余缝合线用于横断修复


在靠近关节面处插入内排缝合锚,以维持骨折块-胫骨群落在矢状面的力学稳定性


侧锚示意图。在距胫骨约1-1.5 cm的骨折线近端插入1个外侧排锚,固定4个缝合端


A:在踝关节内侧做一个弧形切口,露出骨折和受伤的三角韧带。黄色箭头:三角韧带。蓝色箭头:前丘。B:内侧缝合锚钉插入内踝。黄色箭头:内侧缝合锚。C:用外侧排锚重新拧紧缝合线。黄色箭头:打结一条缝合线以固定骨块。蓝色箭头:另一缝线用于缝合三角韧带。黑色箭头:外侧锚钉插入骨折线近端边缘,距胫骨约1-1.5 cm


基线数据和随访结果

柱状图显示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期间的平均得分

56岁女性患者的影像学研究。A:术前负重正位和侧位x线片显示外侧和后侧踝关节骨折和前丘骨折。B:术前负重冠状位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内踝前丘撕脱性骨折。C:术后立即x线片显示双排缝合桥技术用于治疗前丘骨折。D:术后12个月负重片显示前丘骨折愈合良好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2.67±9.42岁(39 ~ 74岁)。平均随访14.42±1.51个月(12 ~ 17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平均评分(P<0.001)改善至91.50±2.65分(范围:87 ~ 96),OMAS平均评分(P<0.001)改善至77.08±3.97分(范围:70 ~ 85),VAS平均评分(P<0.001)改善至0.25±0.45分(范围:0 ~ 1)。AOFAS评分为优9例,良3例。随访影像学评价显示骨折排列良好,完全愈合。临床检查提示踝关节活动能力良好。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活动14-18度,足底屈伸42-45度,内翻活动27-32度,外翻活动22-25度。

结论:改良双排缝合桥技术是实现前小枕骨折解剖复位的有效方法,对损伤的三角韧带也有明显的疗效。该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令人鼓舞,标志着其应用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原文来源: Jianlong, Ni; Zhihao, Chen; Wang, Wei;Modified double-row suture bridge technique for anterior colliculus fractures combined with deltoid ligament injury: a retrospective study.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24 Nov 12;25(1):902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