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科学家成功创建微波频段"人造黑洞"装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科学家成功创建微波频段"人造黑洞"装置

引用
百度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250660031755459099.html

2009年,南京东南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崔铁军教授和程强教授的带领下,成功将纳瑞马诺维和基尔迪谢维的理论付诸实践,创建了一个微波频段的"人造黑洞"装置。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前沿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也为未来科技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该装置的核心是由60个同轴环构成,这些同轴环由一种超级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曾用于隐身斗篷技术。每个同轴环由不同结构的电路板组成,彼此相连,确保介电常数平滑。外部40个环构成外壳,内部20个环作为吸收体,能够引导和吸收入射的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热量,而非实体物质。

这个实验室中的"人工黑洞"并非用于制造真正的吞噬者,而是模拟装置,主要用于吸收微波频段的电磁波,未来有可能扩展到光波。程强教授指出,它不具备危险性,同时具有收集太阳能的潜力,效率可能超越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一些物理爱好者设想将其用于航天器的太阳帆或空气净化,以应对电磁污染问题。

然而,崔铁军和程强团队目前的挑战是将实验室原型转化为实用样机,实现工程化。对于"人造黑洞"引发的广泛关注,程强教授表示:"成果被国际媒体广泛报道并非我们初衷,但我们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尽管捕捉可见光波的挑战较大,崔铁军教授仍期待能在2009年底看到光学黑洞的应用,特别是在太阳能收集方面,它有望改善现有的技术,减少对抛物线反射镜的依赖。

扩展资料

黑洞是根据理论和观察推测的一种质量巨大的天体,通常存在于宇宙各星系中。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威廉·昂鲁教授提出,声波在流体中的表现与光在黑洞中的表现非常相似,如果使流体的速度超过声速,那么就可以在该流体中建立一个"人造黑洞"。随着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发明,物理学家认为这些加速器很可产生类似黑洞的高密度物质,"人造黑洞"甚至可能威胁地球安全。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知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