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第一所医科大学已经更名,从学院到大学,不仅是更名这么简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第一所医科大学已经更名,从学院到大学,不仅是更名这么简单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6A01C3N00

2025年1月,教育部发布公示,拟同意桂林医学院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这一更名不仅是名称的简单改变,更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设置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14所学校。公示时间为2025年1月13日至1月17日。公示学校名单中就有一所,“桂林医学院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

桂林医学院是我国建校历史较早的医科院校之一,被誉为“闪耀八桂的医学明珠”。桂林医学院创建于1935年,前身为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助产护士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桂林医学院,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作为一所老牌医学院,桂林医学院一直在向“大学”发起冲击。早在10年前,桂林医学院就开始谋划更名。2015年6月,时任桂林医学院副院长孙莉在一场招生工作会上表示,要为更名医科大学而努力。

桂林医学院曾多次向这些更名的院校取经。2019年9月,学校曾作为广西唯一一所更名大学的高校上报教育部,但没有明显进展。此后学校透露,由于高校设置政策调整及受新冠疫情影响,教育部组织专家进校考察时间推迟。在此期间,桂林医学院通过引进了院士工作站、成立附属医院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了综合实力,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工作站落户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桂林旅游综合医院)成立等。最终于2025年,90年校庆之际,更名成功。

在国内,医学院热衷于更名由来已久。

自2023以来,国内已有多所医学院升级为医科大学,包括蚌埠医科大学、赣南医科大学、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海南医科大学、牡丹江医科大学等。另外,还有2所医专升格为本科医学院,分别是肇庆医学院、邢台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升级为河北中医药大学,新设立重庆中医药学院。

目前全国仅剩21所医学类公办本科高校还未更名大学,在21家“医学院”中,已有至少10所高校明确提出了更名计划,包括沈阳医学院、皖南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曾表示,学院更名大学,似乎是“升级”,意味着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对其办学水平的认可,学校在其学科、专业设置、师资聘用中,也将拥有更大空间。

郑州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原院长聂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将‘学院’更名为‘大学’后,无论是在招生、政府项目、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都将获得更多的学术支持。”

以2023年底完成更名的蚌埠医科大学为例,据报道,更名后,学校对学子的吸引力更为强劲,2024年学校研究生初试报名人数为4207人,较上一年增加457人,其中约一半是省外考生。

再比如,原来的泸州医学院自更名西南医科大学以来,发展迅速,每年能得到国家财政 3 亿多的补贴,在师资力量、生源质量上,相比之前都有了质的进步。在招生方面,2015 年更名前,泸州医学院分数线在 530 分以下,录取位次(指最低分数录取考生在全省的排名)约在 10 万名以外;2015 年更名后,学校录取分数线最高曾达到近 570 分,高分段学生更是数不胜数,录取位次更是一路从全省 10 万名开挂上升到全省 4 万名左右,一下子提高了6万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同时也指出,一个学校发展得好不好,不在于是叫大学还是学院,而是看学校的发展情况。

“从长远发展来看,我认为每个学校做好自身的发展建设,让自身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学术研究上走在更前面的位置,才是各个高校的立身之本。”储朝晖说。

大学更名并非换个牌子那般简单,要实现从外到内的质的飞跃,需要高校专注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傲立潮头。

“名字叫什么不重要,要注重的是高校内涵建设,教育部门也要支持特色医学院的发展。”据报道,聂伟认为,二者不该有先天差异,应一视同仁,高校要合理地根据办学实力、学科建设水平和专科特长等进行资源分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医学院改名为医科大学,对医学院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将是一大利好,但像协和即便不改名,也不影响其在中国医学教育的顶级殿堂地位,因而,中国医学院校除了努力更名,更需要苦练内功,在培育优秀医疗人才上下功夫,让中国医生均质化培养成为一句实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