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何走弱?如何理解央行“稳汇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民币为何走弱?如何理解央行“稳汇率”?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0/doc-ineenauc2452438.shtml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引发市场关注。自去年9月底以来,受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震荡向下并跌破7.3关口,一度引发市场担忧。在此背景下,中国央行通过偏强中间价、收紧离岸流动性等方式支撑人民币汇率,多次释放"稳汇率"信号。那么,人民币为何走弱?如何理解央行本轮"稳汇率"政策逻辑?
人民币为何走弱?
西部证券分析师边泉水、刘鎏在1月8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本轮人民币汇率走弱从去年9月底开始,主要受到美元走强、国内部分经济指标回落、结售汇顺差回落影响。
- 去年9月底以来,美元升值幅度较大,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
- 11月以来,国内零售增速放缓、PMI指数回落,可能给市场预期带来负面影响。
- 10月以来,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回落。受国内债券收益率下降和股市下跌影响,证券投资涉外收付创历史最大单月逆差。
- 年初人民币汇率突破7.3元/美元还受到结售汇便利化额度重置和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临近的影响。
如何理解央行本轮"稳汇率"政策逻辑?
西部证券认为,当前人民币贬值压力主要来自金融账户而非经常账户,贬值对于改善国际收支作用有限,通过贬值促出口可能增加贸易摩擦风险,考虑到中国物价涨幅低于海外,即使名义汇率保持平稳,实际汇率本身也会贬值。
具体来看:
- 我国目前贬值压力并非来自经常账户,而是来自金融账户资金流出,资金流出并非人民币大幅高估,本币贬值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
-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总体影响面临比较大的不确定性。汇率贬值虽然可能有利于经常账户改善,但是有可能增加贸易摩擦风险。而对金融账户而言,人民币汇率如果大幅贬值,资本流出压力反而有可能加大。
-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相对GDP比例为1.8%,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为逆差,前三季度非储备性质金融 账户逆差相对GDP比例达到了2.3%。
- 其次,随着全球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更需要关注本国经济政策对全球的影响。
- 报告还补充称,中国物价涨幅低于海外,即使名义汇率保持不变,实际汇率本身也会贬值。202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22%,是同期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贬值幅度8.8%的2.5倍。并且,同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6.2%,而实际有效汇率贬值 9.5%。
人民币汇率能否稳定?
短期看,央行有足够外汇资金,能够维持汇率稳定。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高额的储备资产,外债规模相对GDP比例总体稳定。截至2024年三季度,我国外债余额2.5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GDP的14%,过去几年来国外债规模相对GDP的比例也总体平稳。
中期看,人民币汇率能否稳定取决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因素。国外因素如美元走势并不可控,但是国内可以加大财政政策力度提振内需和物价,从而提升人民币资产的预期回报率。近期国内市场利率下行较快,导致国内外利差倒挂幅度加大,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市场利率下行背后是国内需求偏弱、物价低迷。打破价格下跌预期,需要财政政策加大,增加政府支出。
西部证券预计,随着今年政策进一步落地,国内经济和通胀有望得到改善,也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热门推荐
益阳奥林匹克公园:冬日里的运动激情与自然静谧
公墓葬礼策划:打造温馨庄重告别空间
环保葬礼+数字化告别:现代殡葬新潮流
殡仪师教你如何挑选葬礼装饰品
轻食健康减脂餐系列--牛肉卷全麦三明治🥪
地三鲜:东北大地的三鲜盛宴
包菜的栽培技术与疾病预防控制
辣椒可以和哪些蔬菜套种,如何套种?套种成功的因素
保险丝的奥秘:从铅锑合金到陶瓷管,一文详解你的电子设备守护神
电流保险丝(Fuse)的定义、原理、分类及应用领域
捕捉文字的风景:从名家笔触中感受自然之美
三甲中医博士宋洪丽医生:HPV感染后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百姓记录|针灸能美容?这个中医教授的课圈粉00后学生
元器件选型 ---- 保险丝选型与分类
秋冬季节皮肌炎高发,这些护理要点请收好
保险丝类型:保险丝终极指南
皮肌炎:当免疫系统“敌我不分”
皮肌炎治疗新突破:激素疗法大揭秘
可乐的奥秘,探索酸碱性之旅与生活中的化学奇迹
包子冷冻后再蒸,能否保留美味?专业解答告诉你真相
高温炎热易变质,夏天的食品究竟应该如何长久保鲜呢?
如何高效制作实用的表格并优化设计技巧
上海地铁虹桥站至南京东路最全出行攻略
7种家庭自制水果酵素秘籍,健康生活从一杯酵素开始
多地公考年龄放宽到40岁,“大龄新人”发展前景如何?
博士考公难吗?有什么优势?
小红书启用新英文名"rednote" 引发国际化战略深思与挑战
卓创资讯股价飙升背后:DeepSeek概念炒作与风险解析
春节囤货指南:健康饮食全攻略
家常酸脆泡菜:包菜腌制技巧与美食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