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世界卒中日|关于脑卒中,这是一篇最全科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世界卒中日|关于脑卒中,这是一篇最全科普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CG0Q1R0514TRU7.html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脑卒中的定义、症状、危险因素、急救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脑卒中的定义与分类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局部脑功能障碍,其临床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脑卒中主要包括两大类:

  •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占所有卒中的85%,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 出血性卒中:因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占卒中的15%。

如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候持续时间<24小时,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卒中的特点与危害

脑卒中的症状遍布全身,具体表现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常见的症状包括:

  • 突然出现一侧头面部、手脚麻木
  • 突然走路不稳、感觉头部眩晕
  • 突然视物模糊、出现黑朦、偏盲、复视
  • 突然说不清楚话、流口水、口角歪斜
  • 突然失语,讲不出话或听不懂话
  • 突然剧烈头痛
  • 突然感觉身体无力、活动不灵便
  • 突然昏迷,难以唤醒

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 重口味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 熬夜、压力大、情绪激动等精神因素
  •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

如何识别脑卒中

识别脑卒中需要掌握BE FAST原则:

  • B(Balance)平衡:突然出现的头疼头晕,导致行走困难,走路歪斜
  • E(Eyes)眼睛:突然出现的单侧或双侧眼睛视物困难、黑矇
  • F(Face)脸:面部突然出现嘴角歪斜,鼻唇沟消失
  • A(Arm)胳膊:一侧肢体突然无力、麻木,抬起困难
  • S(Speech)说话:突然言语不清,或是听不懂别人讲的话
  • T(Time)时间:上述症状出现,尤其是三高患者等危险人群,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急救方法

  • 及时拨打120:脑梗死的黄金急救时间是4.5小时,不要浪费时间与他人商量。
  • 保持平躺:让患者平躺,头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 避免喂食:不要给患者喂食药物、食物或水。

治疗方案

  • 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时间窗为起病4.5小时内,通过溶栓药物恢复供血。
  • 取栓治疗:针对颅内大血管闭塞,最佳时间为发病6小时内。
  • 手术/介入/药物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

  • 控制高血压:合理用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防治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
  • 防治血脂异常: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
  • 心房颤动管理:根据风险程度选择合适的抗栓治疗。
  •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吸烟饮酒。
  •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
  • 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饮食调节或药物干预。

二级预防

  • 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 药物治疗:使用降压药、抗血小板药及他汀类降脂药。

常见误区

  1. 误区一:脑卒中发病太急,没有预兆
  • 真相:75%的脑卒中可以通过及时发现征兆来控制。
  1. 误区二:中青年人不必担心发生脑卒中
  • 真相:年轻人甚至儿童都有可能得脑卒中,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1. 误区三:定期输液能预防脑卒中
  • 真相:预防脑卒中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而非随意输液。
  1. 误区四:降压药头晕、头痛才吃,平时不用吃
  • 真相:高血压患者需要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
  1. 误区五: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各种脑卒中
  • 真相:阿司匹林有出血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 误区六:他汀类药物在血脂达标后即可停用
  • 真相:他汀类药物需长期服用,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 误区七:脑卒中康复要靠「养」
  • 真相: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3个月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