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与预防全攻略:这些关键步骤你一定要知道
中暑急救与预防全攻略:这些关键步骤你一定要知道
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成为常见的健康问题。正确的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暑急救的第一步以及全面的预防措施。
中暑急救步骤
第一步:迅速转移
大多数中暑者是在高温环境下,感到出汗、头晕、恶心等,这是身体的体温调节出了问题。要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用冷水、风扇等进行降温散热处理。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如果中暑了,我们在现场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搬
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如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至30厘米。
量
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擦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补
快速补液。如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喂其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也可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有必要的话,可就近前往医院遵医嘱进行静脉输液。
夏季中暑高发情况
1. 高温暴晒
中暑是因为什么?热!所以在高温高湿天气应该尽量减少外出。这里要记住两个温度:
- 老年人在室外温度超过32℃时尽量避免外出;
- 年轻人在室外温度超过35℃时也要尽量避免在户外工作或剧烈运动。
实在有事需要外出,也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
2. 过量食用冷饮
吃冰镇食品的确很解热,然而短时间内摄入冷食冷饮过多,消化系统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人体因局部温度很快下降而调节失衡,继而影响到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就容易导致中暑发生。
3. 室内外温差大
从过于凉爽的房间一下进入烈日炎炎的室外,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会“失灵”,极易中暑。所以室内外的温差最好不要太大,空调温度设定在26℃-27℃左右为宜,最好与室外的温差在5℃-10℃之间。
夏季预防中暑指南
1. 减少外出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如在中午出去,可以不时在银行、商场等室内凉爽场所,休息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
2. 遮阳避暑
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3. 及时补水
夏日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4. 随身携带解暑药
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
5. 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
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酗酒、醉酒。
6. 定期体检
有慢性疾病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来源:陕西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