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导热系数测试指南:稳态法与瞬态法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导热系数测试指南:稳态法与瞬态法的全面解析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VI35U905561BWO.html

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热传导性能的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材料科学领域。本文系统介绍了两种主要的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稳态法和瞬态法,并详细阐述了各种具体测试技术的原理、优劣势及适用场景,旨在帮助实验人员选择最适合的测试方案。

稳态法

稳态法基于傅立叶导热定律,通过保持样品温度梯度不变,形成稳态传热,测量样品厚度、温度差、热流量和计量面积等物理量,计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其优点是数据精确可靠,特别适用于低至中等导热系数的材料,但测试周期较长,设备要求较高。

1.1 防护热板法

防护热板法(GHP)是目前公认准确度最高的测试方法,可作为基准样品标定。该方法通过双试件防护板设计,减少边缘效应,确保热流均匀穿过试件中心。计算公式如下:

λ = Qd / A(Th - Tc)

其中:λ为导热系数;A为热板面积(m²);Th为热板温度(K);Tc为冷板温度(K);Q为计量单元加热量(W);d为试样厚度(m)。

防护热板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2W/(m·K)之间的材料,优点是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但测试周期长、设备成本高。

1.2 热流计法

热流计法(HFM)是在防护热板法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热流传感器测量穿过样品的热流。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002~2W/(m·K)之间的绝热保温材料,测试时间短,装置相对简单,但测试准确度略低,无法进行高温测试。

1.3 防护热流计法

防护热流计法(GHFM)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1~40W/(m·K)之间的材料,通过四周热保护炉减少侧向热损,测试前需用已知热阻的标样进行标定。

1.4 热流法

热流法(CHF)主要用于测量热界面材料(TIMs)的热阻和总热传导系数,适用于不同厚度材料的测试,允许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测量。

瞬态法

瞬态法通过短时间内对材料施加热量并观察其热响应来计算热导率,测试速度快,适用于小样本及非均质材料,但数据处理复杂,对操作精度要求高。

2.1 激光闪射法

激光闪射法(LFA)通过激光脉冲加热样品,测量背面温度响应来计算热扩散率,适用于固体、液体、膏体和粉末材料,但只能反映样品厚度方向上的热导率,对各向异性材料测试精度不足。

2.2 瞬态平面热源法

瞬态平面热源法(TPS)通过监测加热元件的温度响应来测量导热系数,测试范围广,操作简便,但测试准确度受设备和操作技巧影响较大。

2.3 热线法

热线法(HW)通过测量线状导电体的温升来确定材料的导热系数,适用于低热导率、颗粒状和多孔材料,测量时间短,设备简便。

总结

稳态法在测定低导热材料时准确性和重复性好,但测试周期长;瞬态法测试范围广、适应性强,但准确度通常低于稳态法。选择测试方法时需综合考虑材料属性、测试需求等因素。

表1 常见导热系数测试方法特点

表2 常见导热系数测试方法优劣势及适用对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