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力是什么样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力是什么样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422399.aspx
在日常生活中,拾得遗失物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拾得遗失物后应该如何处理?拾得人是否有权要求报酬?遗失物与遗忘物有何区别?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对拾得遗失物的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第312-318条):
- 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
-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发布招领公告。
- 拾得人和有关部门在遗失物送交前,应当妥善保管。
-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支付必要费用;若有悬赏承诺,应履行义务。
-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费用和报酬。
-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对于拾得人是否应获得报酬的问题,《民法典》未采纳报酬制度,而是规定拾得人可以按无因管理请求偿还实际支付的费用。无人认领的,由公安机关在上缴国库前支付。
拾得人隐匿遗失物据为己有的,构成侵犯所有权。遗失物所有人可以请求偿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缴出。拾得人丧失报酬和费用请求权。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的,可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拾得遗失物之债具有以下特征:
- 遗失物只能是具体的物,不能是知识产权或无法控制的物。
- 遗失物的界定状态体现在占有丧失。
- 是否丧失意思占有不影响遗失物的认定。
- 遗失物的重新占有须通过他人的民事行为。
遗失物与遗忘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占有人丧失占有时的心理状态不同:遗失物往往是无意识丢失,而遗忘物是有意识放置。
- 拾得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不同:侵占遗失物主观恶性较小,侵占遗忘物主观恶性较大。
- 占有变动模式不同:遗失物为“占有—无人占有”模式,遗忘物为“占有—占有”模式。
- 法律效果不同:遗失物拾得人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遗忘物拾得人不享有。
华律网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拾得的东西应该归还他人所有,不能随意毁坏他人的物品,造成他人的损失。如有更多关于遗失物的法律知识,可以咨询华律网的专业律师。
热门推荐
如何玩转四季青?这份攻略告诉你!
电池企业紧抓碳管理
招聘人才储备什么意思
建立边界,勇敢说不 丨心理自助手册
气血两虚太难受 这7种食物快速“补气补血”
滴定曲线上的“跳跃”:探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人工智能课程
人工智能课程如何做课件
为什么猫粮品牌都在强调无谷配方?猫粮中是否应该含有谷物成分?
苦楝皮的功效与作用
名人新宠运动 Pickleball到底是什么?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早期症状是什么样的
如何正确使用储水式电热水器(关键注意事项及使用技巧)
本溪桓仁丹东自驾游攻略大全
激光设备的选购、维护与使用:全面指南
政府政策如何影响墓地购买?从土地规划到价格管控的全方位解读
库房管理员工作总结应该使用哪些数据支持?
银行的功能有哪些?这些功能如何满足客户需求?
软件测试工程师要学什么课程
42吨假橄榄油被查获!澳媒:5招辨真假!
萧易: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
十大植物油营养价值全解析
定期检查,为肾脏健康“预警”
水培铜钱草养护技巧详解
照片协同管理怎么弄的
夏天来体验22度的西藏,这才是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机械应用的智能化转型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柠檬的功效与使用指南:从挑选到保存的全方位解析
泉州清源山旅游路线
996工作制解读:含义、优缺点及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