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扩散能力与中美科技竞争
技术应用扩散能力与中美科技竞争
在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然而,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因素,并非仅仅是谁先做出技术创新,而是谁更有能力将技术在经济领域中应用和扩散。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讨技术应用扩散能力在中美科技竞争中的重要性。
两种科技竞争模式:LS导向与GPT导向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新书《技术与大国崛起》(Technology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How Diffusion Shapes Economic Competition)的作者Jeffrey Ding,现任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全球产业发展基本可以归结为两种模式:一个是“部门主导型”(leading-sector; LS)导向,另一种是“通用技术”(general-purpose technology; GPT)导向。
LS导向模式下,侧重于关心是否由本国率先做出科技创新,获得早期机会窗口;而GPT导向是侧重于谁有办法在整个经济部门中大规模采用并扩散技术。
历史案例:技术扩散能力决定经济崛起
Jeffrey Ding指出,早期的竞争先机固然重要,但从长远来看,真正决定大国经济权力兴衰的,并非谁先做出技术创新,而是谁更有能力将技术在经济领域中应用和扩散。这个判断可以在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中国经济崛起中得到应验。
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在科技上奉行重商主义政策,皇室和政府大力支持科技事业,但工业革命终究发生在一海之隔的英国。原因在于英国的自由市场、股份制企业、外贸网络和金融等构成的生态,具备更强的技术转化和扩散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期至1920年代,欧洲仍然是全球的科技中心,美国在科技成果方面远落后于英法德,但美国的企业组织创新(如流水线、企业实验室、泰勒制、托拉斯联合)加上市场规模优势,使得美国具有更强大的技术应用和扩散能力,将欧洲人的电气、汽车、化学等发明在产业上发扬光大,使得美国一跃成为全球工业中心。
苏联与美国的竞争:苏联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计划体制下技术转化率极低,导致美苏在技术创新上差距不大,但在产业上却有天壤之别。美国产生了摩托罗拉、惠普、IBM等巨头级企业,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优势,而苏联在产业上几乎毫无建树。
中国产业的崛起:中国至今仍然不是全球科技中心,在原始技术创新突破上落后于美国,甚至是日本、英国和德国,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全球占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产量全球占比也在50%以上。这得益于中国拥有一批具备强大技术转化应用能力的企业,形成了全球最有活力的技术扩散生态。
当前中美科技竞争的启示
Jeffrey Ding认为,中美两国当下都不自觉在走LS导向模式,即双方政策的侧重点都在投放资源,企求率先获得创新突破,而对普遍性应用重视不足。基于科技民族主义,双方都喜欢把谁先研发出来,谁的技术更先进作为是否成功的指标。
在这种情况下,谁更重视培育新的技术的转化、扩散能力,其实决定了两国科技竞争长跑的最终结果。具体来说,人工智能竞争的关键不在于ChatGPT、Deepseek孰优孰劣,或新能源竞争不在于电池技术孰优孰劣,而是在于谁具有更强的能力将这些创新转移到生产、生活场景,进而激发全社会普遍意义上的技术革命。
中国科技界的两个探索案例
我国科技界有两个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案例:
- 腾讯接入DeepSeek:尽管DeepSeek 全球累计下载量超1亿次,但其仍局限于是一个年轻人、高学历群体的小众软件。腾讯接入Deepseek,有助于这项技术应用真的走向普及化,以及依托腾讯的各种应用场景,转化为社会生产和商业革新的动力。
- 比亚迪采用大疆辅助驾驶系统:比亚迪作为全球最大车企之一,年产量突破400万,这也有助于这项新技术获得一个应用、扩散、改进的蓝海。
提升中国技术应用转化能力的建议
持续培养创业型企业家人才:美国企业与欧洲、日本企业的应用转化能力差异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新的创业型企业家出现,比如盖茨、马斯克、扎克伯格等等,只有创业型企业家才有热情和动力在技术应用上做革命性创新。
培养充沛的工程师资源:中国在信息、汽车等产业的崛起也是基于工程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到去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博士培养国。但我国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质量低、少子化速度特别快、国际化程度太低等问题,需要在未来教育基本制度中解决。
形成原创性企业与大企业平台的配合:颠覆性创新往往都出自于创业初期的小团队,但是小团队由于资金薄弱、管理经验不足,在推动社会转化应用发明风险极大,成功率很低。如果能够形成前面所提到的腾讯 X Deepseek,比亚迪 X 大疆的这种技术应用扩散路径,极大有助于创新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向全社会的扩散,缩短创新改变社会的周期。
未来的中美科技竞争将越来越精彩激烈,这个竞争并不是单件武器对武器的竞争,而是整个社会创新生态的竞争。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既要有Deepseek这样的王牌突击队,也要有腾讯、比亚迪这样的侧翼主力,还要有源源不断的企业家人才、工程师人才,只突出一点,无法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