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领域专家共话丝路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新路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领域专家共话丝路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新路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x.sina.cn/city/2025-03-07/detail-inenvwne9663388.d.html

3月6日上午,“驼铃古道千年路”国家级文化工程项目座谈会在西安丰园社区圆满举行。本次座谈会由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与西安航空学院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汇聚政界、学界、文化界及传媒领域多位资深专家,聚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与国际传播,共商丝路文化传承创新大计。

会议伊始,西安航空学院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牛延宁系统解读了《丝绸之路百科全书》总体规划,提出“从西安到伦敦,串联200个丝路遗存节点”的宏大构想。沿途发掘与丝路相关的文化、政治、经济等议题。此外,项目还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探讨建立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合作机制,推动丝路文化立体化传播,为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

高建群在发言中详细讲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各民族文化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见证了人类文明史上无数辉煌与变迁。他强调,文化工程项目要有造血功能,要注重商业运作,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的力量,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增强项目的国际影响力。

王建新指出,文化活动不应仅流于形式,而应蕴含深度和实质内容。他特别提出了参与丝绸之路产学研用的倡议,强调这一合作可以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区域文化的共同繁荣。同时,他分享了自己参与中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四国的联合考察活动,以及中亚峰会和中乌论坛的相关工作,提出了重走丝绸之路的相关构想,旨在进一步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肖云儒在探讨中指出,当代丝路文化研究要做到“精准定位,切实执行”。要精准选择时代落点与研究形式,确保研究既具有时代感,又能深入人心。他提倡通过对话交流、著作展现、AI互动等多种创新方式,生动展现丝路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增强研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李浩高度评价了陕西在丝路文化研究领域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他指出,陕西应充分结合西部的优越条件,利用考古新发现这一独特资源,吸引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丝路文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他强调,当今的丝路文化已超越了传统范畴,在呼应古丝路文化精髓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的新文化元素,使丝路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

杨文萌分享了自己在《丝路万里行》节目创作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国外对丝绸之路的强烈认可。他提到,“一带一路”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中东等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提出应寻找与丝路精神相契合的项目。这些项目应该是惠民生、小而美的,能够深入反映丝路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刘维隆在谈及丝路文化时指出,一带一路不仅是陕西的骄傲名片,更是中国的标志性战略,它承载着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深远的格局部署。他强调,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犹豫。我们必须打破一切阻碍,以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力以赴地推动这一伟大事业。从国际视野来看,一带一路正当其时!

最后,桂维民在总结发言中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该项目的提出不仅创意十足,而且恰逢其时,具有深远的意义。他明确指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小规模的尝试,而是要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这一项目的蓬勃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顶层设计,为即将到来的“十五五”规划及丝路文化建设政策提供有力的智库支持。

此次座谈会标志着“驼铃古道千年路”国家级文化工程正式启航。项目将依托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跨国对话、学术研究、影像创作、新媒体传播等多元形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与精神纽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