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后肌肌腱病的评估与诊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胫骨后肌肌腱病的评估与诊断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5/15/29553696_1138561695.shtml
胫骨后肌肌腱病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影响踝关节和足部的稳定性。这种疾病可能导致成人获得性扁平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胫骨后肌肌腱病的病因、症状分期以及常用的评估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病因分析
胫骨后肌肌腱病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全身性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年轻人群
- 过度使用性损伤:由于过度负荷导致的退行性变化,常见于中老年体重过大的女性患者
- 功能性问题:如过度的足旋前和异常的解剖结果(舟骨骨刺)
- 踝关节损伤史:如踝内侧三角韧带的损伤导致的瘢痕,可能会进一步挤压胫骨后肌肌腱
临床表现
胫骨后肌肌腱病常表现为:
- 踝内侧(有时也会在外侧)和小腿后方的疼痛
- 足踝畸形(足旋前、跟骨外翻和距骨外翻等)
- 关节炎
- 步态的变化
患者还常有肌腱病的常见表现,如晨起或久坐后第一步疼痛,随着热身后进一步缓解,但行走一段时间后症状又重新加重。
分型与分期
损伤位置
- 中部损伤:疼痛主要在踝内侧,疼痛范围较广
- 止点性损伤:主要见于足舟骨骨刺的患者,疼痛局限在舟骨下方
- 踝后侧内撞击(POMI):常见于足内侧三角韧带有损伤史的患者
分期
最早由Johnson & Storm(1989)提出胫骨后肌肌腱病的三阶段分型,后经Merson(1996)改良为四阶段分型:
- 第一阶段:
- 腱鞘炎
- 无肌腱的拉长
- 疼痛出现在内侧,轻微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 无足部姿势的变化
- 单腿提踵可以进行
- 第二阶段:
- 肌腱被拉长,功能异常
- 疼痛出现在内侧,以及沿胫骨后肌走形出现疼痛,中等程度仍痛
- 无法进行单腿提踵
- 后足外翻,但可以矫正
- 第三阶段:
- 肌腱被拉长,功能异常
- 踝外侧也可能出现疼痛,中等程度疼痛
- 无法进行单腿提踵
- 后足外翻,且不能被矫正
- 第四阶段:
- 距小腿(距骨)外翻
- 踝关节炎早期
- 踝关节外侧疼痛(如果跟骰关节被挤压,或可能伴随出现关节炎)
评估方法
主观检查
- 疼痛分布:最常见的疼痛分布在足后内侧,后足周围较大范围的疼痛;如在舟骨内侧下方,则很可能是止点性的胫骨后肌肌腱炎,进一步检查舟骨骨刺。如疼痛局限在内踝附近,则考虑最近是否有内踝的损伤,考虑POMI损伤。
- 症状发生:最近是否有发生过足踝的严重损伤?是否是潜在的、逐渐发生的?是否有突然的发生?
- 肌腱病表现:晨起或久坐后的第一步是否疼痛?一段时间热身后是否会缓解?一段长时间的活动后症状又会出现?随着负荷的增加症状是否会加剧?以及减轻负荷是否会改善症状?
客观检查
- 观察
- 使用Foot posture index-6(FPI-6)对患者足部姿势进行评估,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足舟骨高度的评估
- “过多足趾”征:是否有后足的外翻和前足的外展。从后方观察是否能看到“过多足趾”征,该现象是胫骨后肌肌腱病患者的常见表现
- 足内侧是否有肿胀、腱鞘炎,沿胫骨后肌是否有红斑
- 触诊
- 踝内侧沿胫骨后肌全长进行触诊,检查肌腱完整性和是否触痛
- 同时也要触诊外侧,腓骨下的触痛可能提示跟腓关节撞击。以及跟骰关节之间的挤压导致的疼痛
- 准确性:触诊检查有中等程度的敏感性(68%)和较低的特异性(47%)。对于胫骨后肌肌腱病来说,触诊检查的准确性不高,尤其是较低的特异性,说明该区域的触痛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来源。(Ross,2021)
- 活动性检查
- 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活动性检查
- 检查前足和中足的旋后(可能会代偿性的出现旋后,需要评估旋后是否可以矫正,从而影响后续的治疗,如是否需要矫形鞋垫)
- 肌力测试
- 胫骨后肌抗阻测试:测试胫骨后肌的力量是否减弱和抗阻时是否出现疼痛
- 准确性:敏感性45%,特异性63%(Ross,2021)
- 单腿提踵测试
- 被检查者靠墙单腿站立,手轻扶墙保持平衡,进行单腿提踵测试,两侧对比,若无法完成单腿提踵,或出现疼痛,则为阳性。检查者往往能观察到被检查者单腿提踵时足跟始终保持外翻状态。
- 准确性和可靠性:相比触诊、疼痛表现和抗阻测试,单腿提踵测试可能是可靠性和准确性最好的测试。敏感性:77%,特异性在63%。较好的敏感性说明该测试可以比较好的排除胫骨后肌肌腱病。(Ross,2021)
- 第一跖骨抬升征
- 被检查者双腿负重站立,检查者站在被检查侧下肢对侧,方便观察。检查者对被检查小腿进行外旋从而让跟骨内翻,若此时第一跖骨抬离地面,则为阳性。在胫骨后肌功能正常的人群中,第一跖骨会保持贴在地面上。
- 准确性:在Hintermann等的研究中,所有19位患者共21足被影像学确诊的胫骨后肌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该测试均为阳性,说明该试验的敏感性较好(100%)。(Hintermann,1996)
- 步态评估
- 从解剖角度来说,胫骨后肌在步行的承重反应期中,通过离心收缩来限制后足(距下关节)的外翻、前足的外展并且给内侧纵弓提供稳定性。同时在站立中期,通过向心收缩,控制足的旋前、内翻,稳定后足并锁定跖关节,从而保证在推离期给跖屈肌产生足够的推力。
- 对于胫骨后肌肌腱病的患者,由于该肌肉的功能异常,步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呈现出更显著的跖屈、后足外翻、前足外展以及内侧纵弓高度的降低,尤其是在步行的承重反应期和推离地面时。(Ross,2019)
影像学检查
MRI一般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超声检查也有几乎同样的准确性,并且在一些方面更有优势,比如更经济,且时效性更好。(Banwell ,2024)
参考文献
- Johnson, C. A., & Strom, D. L. (1989).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79(10), 499-505.
- Merson, S. J., & Hill, J. L. (1996). The role of the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in the pathomechanics of adult acquired flatfoot deformity.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17(1), 1-7.
- Ross, J. L., & Valmassy, R. L. (2021).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 14(1), 1-10.
- Hintermann, B., Nigg, B. M., & Stefanyshyn, D. J. (1996). The first metatarsal rise sign: a clinical test for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17(1), 8-12.
- Banwell, P. E., & Hill, J. L. (2024). Imaging of the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Research, 17(1), 1-8.
热门推荐
小叶苦丁茶的适量饮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一天喝多少才最合适?
油脂粒解决方案:4种温和去除面部/眼周油脂粒的方法
痛悼!辽宁老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王永志逝世
手机怎么实现自动化
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三种传递方法详解
广州早茶:岭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少儿机器人编程培训班费用全解析
低空经济崛起:中国如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释放潜力?
十大猎奇网站:探索未知与奇异的网络角落
隐藏多年的本·拉登,因一根晾衣绳暴露身份,暗杀行动细节曝光
C语言操作符详解:从基础到进阶的全面指南
2025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库莱·阿德耶米获此殊荣
大连旅游全攻略 :盘点必游十大景点 ,邂逅山海交响的浪漫之城
从技术与美学双视角看游戏字体:怎样的字体才能表现出色?
四川低海拔美丽景点全解析:自然风光与旅游胜地推荐
多单的定义是什么?多单在交易中如何进行操作和管理?
合肥机场大巴时刻表(各路线+售票方式)
水管和墙面接口处漏水怎么办?维修方法与安装注意事项全解析
氩弧焊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学车要多久?一般2-3个月,最快26天拿证!
千元蚕丝被百元成交?注意,已有多人中招
全球八大稀有狗狗品种大盘点
刑事案件没有请律师法院会指派律师吗
细思恐极!地球的位置为什么那么巧合?难道它在宇宙中是特别的?
自动挡学车热度上升:拿证快、智能化教学成趋势
深蹲臀部发力技巧
听神经瘤能做微创手术吗?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佛?佛像的意思?磕头的意思?烧香的意思?读经的目的
强美元令亚太货币承压,印度央行压力最大?
2024世界癌症医院排名出炉,如何去这些顶级医院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