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溢价推动油价短期反弹,供需矛盾制约长期走势
地缘政治溢价推动油价短期反弹,供需矛盾制约长期走势
近日,国际油价出现反弹走势。3月17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4月期货结算价每桶涨0.40美元至67.58美元,涨幅0.60%;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5月期货结算价每桶涨0.49美元至71.07美元,涨幅0.69%。这一轮油价上涨主要受到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胡塞武装的任何进一步袭击或报复都将遭到强力反击,美国还将要求伊朗对未来胡塞武装的任何袭击负责。在特朗普发出上述威胁之前,美国周末对胡塞武装发动了新一轮空袭。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周日表示,美国的行动将继续进行,直到该武装组织停止袭击。
根据邓正红软实力油价分析模型,当前中东地缘局势升级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地缘政治软实力溢价短期推涨油价,供需基本面与政策博弈限制上行空间,技术面与市场情绪支撑短期反弹。当前油价走势呈现“地缘溢价驱动短期反弹,供需矛盾压制中长期空间”的特征,需持续关注中东局势演变及欧佩克政策协调信号。
地缘政治软实力溢价短期推涨油价,中东冲突担忧加剧供应风险。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升级导致市场担忧中东爆发更广泛冲突,短期内强化原油供应端软实力价值,推动油价脉冲式上涨。类似情境在2025年3月美国对伊朗“影子舰队”制裁时,油价曾反弹至每桶75~80美元区间。软实力溢价对冲机制。地缘冲突引发的风险溢价可能被欧佩克剩余产能释放(如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日产能45万桶复产)部分抵消,形成“冲突升级—供应对冲”的震荡格局。当前沙特通过下调亚洲原油价格释放供应宽松信号,可能抑制溢价失控。
供需基本面与政策博弈限制上行空间,需求端疲弱压制长期溢价。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速仅103万桶,远低于非欧佩克国家160万桶的日供应增量,供需矛盾长期压制油价上行势能。美国页岩油增产韧性,美国能源部明确页岩油行业在每桶50美元油价下仍可实现日增100万桶产能,这一成本控制能力削弱传统产油国定价权,形成油价天花板效应。欧佩克政策内部分化,沙特主张延长减产以维护油价,而俄罗斯、阿联酋倾向增产(计划日增13.8万桶)应对市场竞争,政策分歧可能导致油价波动区间收窄至每桶65~70美元。
技术面与市场情绪支撑短期反弹,投机性仓位变动加剧波动。地缘风险重燃可能吸引投机性多头仓位回流,推动WTI原油短期冲击每桶7580美元区间,但库存压力(如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超预期累积)或加速回调。关键价格阈值监测,若油价突破欧佩克剩余产能释放阈值(每桶8590美元),沙特等国可能加速增产稀释软实力溢价,形成强阻力位。若中东冲突外溢至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中断,或欧佩克超预期延长减产,油价可能突破每桶80美元。美国页岩油超预期增产、俄乌冲突缓和或伊核协议进展,可能推动油价回落至每桶60~65美元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