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选用与标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选用与标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2771331.html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测量与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和标定方法,帮助读者掌握传感器技术的关键要点。


传感器选用原则

测量方式选择

传感器在实际条件下的工作方式,也是选择传感器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接触与非接触测量,破坏与非破坏测量,在线与非在线测量等,条件不同,对测量方式的要求亦不同。

在机械系统中,对运动部件的被测参数(例如回转轴的误差,振动,扭力矩),往往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因为对运动部件采用接触测量时,有许多实际困难,诸如测量头的磨损,接触状态的变动,信号的采集等问题,都不易妥善解决,容易造成测量误差。这种情况下采用电容式,涡流式,光电式等非接触式传感器很方便,若选用电阻应变片,则需配以遥测应变仪。

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运用试件行模拟实验,这时可行破坏检验。然而有时无法用试件模拟,因被测对象本身就是产品或构件,这时宜采用非破坏检验方法。例如,涡流探伤,超声波探伤检测等。非破坏检验可以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应尽可能选用非破坏检测方法。

传感器性能指标选择

  • 灵敏度:一般说来,传感器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能感知的变化量小,即只要被测量有一微小变化,传感器就有较大的输出。但是,在确定灵敏度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 当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时,那些与被测信号无关的外界噪声也会同时被检测到,并通过传感器输出,从而干扰被测信号。因此,为了既能使传感器检测到有用的微小信号,又能使噪声干扰小,就要求传感器的信噪比愈大愈好。也就是说,要求传感器本身的噪声小,而且不易从外界引入干扰噪声。

  • 与灵敏度紧密有关的是量程范围。当传感器的线性工作范围一定时,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干扰噪声越大,则难以保证传感器的输入在线性区域内工作。不言而喻,过高地灵敏度会影响其适用的测量范围。

  • 当被测量是一个向量,并且是一个单向量时,就要求传感器单向灵敏度愈高愈好,而横向灵敏度愈小愈好;如果被测量是二维或三维的向量,那么还应要求传感器的叉灵敏度愈小愈好。

  • 响应特性:传感器的响应特性是指在所测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的测量条件。此外,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不可避免地有一定延迟,只是希望延迟的时间越短越好。一般物型传感器(如利用光电效应,压电效应等传感器)响应时间短,工作频率宽;而结构型传感器,如电感,电容,磁电等传感器,由于受到结构特性的影 响与机械系统惯性质量的限制,其固有频率低,工作频率范围窄。

  • 线性范围:任何传感器都有一定的线性工作范围。在线性范围内输出与输入成比例关系,线性范围愈宽,则表明传感器的工作量程愈大。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域内,是保证测量精度的基本条件。例如,机械式传感器的测力弹性元件,其材料的弹性极限是决定测力量程的基本因素,当超出测力元件允许的弹性范围时,将产生非线性误差。然而,对任何传感器,保证其绝对工作在线性区域内是不容易的。在某些情况下,在许可限度内,也可以取其近似线性区域。例如,变间隙型的电容,电感式传感器,其工作区均选在初始间隙附近。而且需要考虑被测量变化范围,令其非线性误差在允许限度以内。

  • 稳定性:稳定性是表示传感器经过长期使用以后,其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能力。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是时间与环境。

  • 精确度:传感器的精确度是表示传感器的输出与被测量的对应程度。如前所述,传感器处于测试系统的输入端,因此,传感器能否真实地反映被测量,对整个测试系统具有直接的影响。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标定与校准的概念

标定是在明确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变换关系的前提下,利用某种标准量或标准器具对传感器的量值进行标度。新研制或生产地传感器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技术检定。而校准是在使用或存储后进行的性能复测。一般标定与校准的本质相同。

传感器标定方法

利用标准仪器产生已知非电量(如标准力,压力,位移)作为输入量,输入到待标定的传感器,然后将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标准量作比较,获得一系列标准数据或曲线。有时输入的标准量是利用标准传感器检测得到,这时的标定实质上是待标定传感器与标准传感器之间的比较。标定在传感器制造时已进行了,但使用还要定期进行,传感器的标定是传感器制造与应用必不可少的工作。

传感器标定系统的一般组成:

  • 被测量的标准发生器,如恒温源,测力机等;
  • 被测量的标准测试系统,如标准压力传感器,标准力传感器,标准温度计等;
  • 待标定传感器所配接的信号调节器,显示器与记录器等,其精度是已知的。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 静态标定的目的:静态标定的目的确定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如线性度,灵敏度,滞后与重复等。标定的关键是由试验找到传感器输入—输出实际特性曲线。

  • 静态标准条件:没有加速度,振动,冲击(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量)及环境温度影响,一般为室温(二零℃±五℃),相对湿度不大于八五%,大气压力一零一三零八±七九九八(Pa)。

  • 标定步骤

    1. 将传感器全量程(测量范围)分成若干等间距点;
    2. 根据传感器量程分点情况,由小到大逐渐一点一点地输入标准量值,并记录各输入值相对应的输出值;
    3. 将输入值由大到小逐步减少,同时记录与各输入值相对应的输出值;
    4. 按(二),(三)所述过程,对传感器进行正,反行程往复多次测试,将得到的输出—输入测试数据用表格列出或画成曲线;
    5. 对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就可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滞后与重复等静态特性指标。

传感器的动态标定

  • 动态标定的目的:动态标定的目的确定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即通过线性工作范围(用同一频率不同幅值的正弦信号输入传感器,测量其输出),频率响应函数,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曲线,阶跃响应曲线来确定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范围,幅值误差与相位误差,时间常数,固有频率等。

  • 动态标定的方法

    1. 冲击响应法:具有所需设备少,操作又简便,力值调整及波形控制方便的特点,因此被广泛采用。
    2. 频率响应法:频响法较直观,精度较高,但需要优良的参考传感器,非电量正弦发生器的工作频率有限,实验时间长。
    3. 激振法:通过激振器或振动台对测力仪的刀尖部位施加不同频率(不同幅值)的激振力,求得输出与输入对应关系。
    4. 阶跃响应法:当传感器受到阶跃压力信号作用,测得其响应,用基于机理分析的估计方法或实验建模方法求出传感器的频率特性,特征参数与性能指标。

本章小结

选择传感器所应考虑的项目各种各样,但要满足所有项目要求却未必。应根据传感器实际使用目的,指标,环境条件与成本,从不同的侧重点,优先考虑几个重要的条件即可。选择的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传感器的性能,传感器的可用性,能量消耗,成本,环境条件以及与购置有关的项目等。

除了以上选用传感器时应充分考虑的一些因素外,还应尽可能兼顾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等因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