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与生态农业在北美的发展前景
中草药与生态农业在北美的发展前景
2024年3月22日,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系列讲座第36场迎来了它的主讲嘉宾——美国纽约高瀑园中草药保护基金会主席简•吉伯里特女士(Jean Giblette)。吉伯里特女士演讲的题目是《中草药与生态农业在北美》。
讲座在柯布生态书院院长、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项目主任樊美筠博士热情洋溢的介绍下拉开帷幕。主持人金祺汇先生首先向听众介绍了简•吉伯里特女士(Jean Giblette)。吉伯里特女士是美国纽约高瀑园中草药保护基金会主席,哈佛大学毕业后,一生只做一件事,几十年如一日在美国弘扬中医,有机种植中草药。她曾多次到中国发表演讲,在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普洱学院等单位讲演《我为什么要在美国种中草药?》。三十多年间,简•吉伯里特在纽约哈德逊河谷地区中部种植东亚药用植物。自2000年起,她与美国针灸与中草药学院理事展开合作,并为该校开发了药用植物学、园艺和保护方面的课外学习项目。2008年,简•吉伯里特成立了非营利性组织高瀑园基金会(High FallsFoundation) ,继续这项工作并同时在美加两国的小型生态农场开发中草药种植。简•吉伯里特是《修复生命之网:中药与物种保护》一书的合著者。除此之外,吉伯里特还写作了大量文章,主办两个网站和两个Instagram频道。
一、导言
众所周知,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国文化史、哲学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反映着中国人对生命健康与大自然之间密切的生态观。
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中草药产业开始走出国门,在北美地区开花结果。北美地区的中草药产业和生态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草药在北美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同时,生态农业的理念和实践也在逐步成熟。在此基础上,吉伯里特女士和金祺汇博士探讨了北美中草药与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二、中草药在北美的发展
吉伯里特女士首先介绍了中草药在北美的发展历程。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草药在北美经历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转变,获得了各州的正式认可,逐步融入了当地的医疗保健体系。
据统计,美国中草药市场年增长率超过1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2016年全球中草药市场价值约为603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2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4%。在北美地区,中草药市场增长迅速。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数据,2017年北美中草药市场价值为20.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9%。这一历程不仅见证了中草药的普及,也映射出公众对健康理念的转变。例如,在1960年代,美国只有少数中医诊所,而到了2010年,中医已经在美国49个州获得合法地位,中草药的使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中草药产业因为社会绿色运动而得到推动。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了环境保护运动,推动了中草药的合法化进程。同时,公众对中草药价值的认识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1972年,美国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对环境问题进行立法规范,推动了对环境友好型替代医学的需求。1994年,美国通过了《饮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为中草药等补充剂在美国的合法化奠定了基础。这些社会运动不仅推动了中草药的合法化,也促进了消费者对中草药价值的认识和接受。例如,美国草药协会(AHPA)的成立,推动了草药行业的自律和标准化,提高了公众对中草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信心。随着“绿色”运动的兴起,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催生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替代医学的复兴。环境污染整治、草药和替代医学的恢复,以及有机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共同为北美中草药市场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中国农业生态学
吉伯里特女士随后介绍了中草药产业背后的中国农业生态学。她认为,中国数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孕育了丰富的生态农业知识。这些知识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采用可持续的耕作方式,如轮作、间作、套作、覆盖作物等,以及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化学物质依赖,促进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例如,中国古代的《齐民要术》等农业典籍就详细记载了这些知识,对后世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知识为现代有机农业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不仅如此,中草药与北美植物存在较强的对应关系。例如人参和西洋参。人参在中国被视为滋补良药,而西洋参在北美也有类似的应用,两者都富含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不仅如此,两种草药的地理纬度、气候以及环境生长条件都拥有密切的对应关系。目前这两种草药在北美都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价值。据统计,2017年全球人参市场价值约为6.3亿美元,西洋参市场价值约为1.2亿美元。再比如丹参、大枣、当归、黄柏等中药材都在美国的相应地区找到了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为北美中草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资源,为中草药在北美的本土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使得北美的中草药产业能够利用当地植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些对应关系也促进了中草药在北美的普及和推广。
四、中草药在北美的栽培
在北美,一些小规模生态种植者已经开始尝试生产中草药。例如,北加州的丘陵海岸中药园尝试栽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新墨西哥州高沙漠的阳星草药园种植大枣(Ziziphusjujuba);北加州陶曼群山农场尝试栽培当归(Angelica sinensis);纽约东界哈得逊河谷的高瀑园尝试种植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据统计,2016年美国中草药农场数量约为5,000家,其中大部分为小规模农场。2017年美国中草药产量约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8.1%。这些栽培活动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收益,也为北美地区的医疗保健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这些小规模生态种植者的尝试为中草药在北美的本土化栽培积累了宝贵经验。例如,在北美,中草药被融入到蔬菜栽培中,采取混养方式,提高了中草药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纽约州的一些农场将中草药如人参、西洋参等与蔬菜混种,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也丰富了产品种类,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这些生产实例为北美中草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五、生态农业与草药种植
中草药在北美的栽培与种植也推动了当地生态农业实践。一些农民正尝试通过再生农业的方式修复因化学农业损害的土壤。例如,纽约州的一些农场采用保护性耕作、覆盖土壤、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措施,以修复土壤的物理结构和生物活性。通过这些努力,农场正在逐步恢复土壤健康,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6年美国再生农业面积为4,070万英亩,占全国农业总面积的8.3%。预计到2025年,再生农业面积将达到6,060万英亩。这些做法不仅有助于恢复土壤的健康,还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此外,种植者也在研究如何在森林中恢复西洋参的生存能力,通过无干扰的方式种植,保护土壤结构并提高产量。这些实践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吸水能力,并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
一个问题是,中草药产业如何在北美商业生态系统中存活下去?吉伯里特女士的观点是,目前主要通过直接向本地中医推销草药实现价值让渡。在纽约,一些农场已经开始直接向有执照的中医推销本地生产的中草药。例如,High Falls Gardens农场已经开始向有执照的中医推销其生产的中草药,如黄柏等。这种直接销售模式不仅为农场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推动了中草药产业的发展。通过直接向中医推销,农场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六、合作与土地恢复
然而,仅有中草药产业产值的增长,还是远远不够的。吉伯里特女士认为,无论是从产业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土壤健康恢复的角度看,加强北美中草药产业的合作,对于繁荣北美中草药产业而言异常重要。她建议,各方应共同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致力于恢复土地和人民的健康。目前,已经有一些农民在与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中草药栽培和生态农业的研究。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中草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土地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望未来,吉伯里特女士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恢复土地和人民的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论与展望
随着“绿色”意识的不断提升,北美中草药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各方应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中草药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恢复土地和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这不仅有利于当前和未来的北美社会,也为全球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吉伯里特女士和金祺汇博士共同建议,北美中草药产业生产者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绿色、健康和可持续的北美地区而奋斗。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中草药产业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极其独特的文化、哲学、艺术领域。早在先秦时代,中国的《诗经》、《楚辞》就展现了众多的中草药品种。这些中草药的药性,被人格化为人世间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等。并与周易密切联系,从而成为哲理的象征。千百年来,中草药俨然成为中国人治理天下、体现其生态文化主张的重要隐喻和对象。而在北美土著文明的相关领域中,也存在着相应的文化、艺术、哲学方面的对应关系。例如由美国作家罗宾·沃尔·基默尔著作的《编结茅香》一书,讲述了“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本书由商务印书馆于2023年在中国出版。
可以预见,随着中草药产业在北美的发展,亟需打通中美在中草药文化上的对话与沟通,从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更多的共识与合作。
由于数十年躬身实践,吉伯里特女士的演讲内容丰富,趣味横生,引起听众极大兴趣。后现代哲学家、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博士对吉伯里特女士的演讲做了精彩点评,认为吉伯里特女士所从事的事业意义重大,她直道而行,数十年坚持不懈在北美推广中草药种植的理想主义精神,更是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以及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扬州大学绿行社、扬工院江豚保护协会等环保公益社团青年志愿者,通过Zoom会议积极参与讲座,4000余人通过北大i1898平台收看了本次演讲。
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系列讲座,是由柯布生态书院、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和北京怀特海教育科技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研究、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的重要平台。迄今为止,已有小约翰·柯布院士、张孝德教授、塔克博士和石嫣博士等36位国内外研究生态文明的前沿专家及一线实践者在该平台发表了演讲,上百万听众聆听了讲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