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毫克就会致命!夫妻自制河豚双双中毒,很多人仍贪这口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0.5毫克就会致命!夫妻自制河豚双双中毒,很多人仍贪这口鲜
引用
1
来源
1.
https://tt.jxnews.com.cn/news/2669157?app=fztt
“不食河豚不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河豚的美味让不少食客趋之若鹜,但其致命的毒性也让人生畏。近日,江苏常州一对夫妻因食用自制河豚中毒,其中一人甚至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春季是河豚中毒的高发期,如何安全享用这道美味,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3月6日,江苏常州的潘女士夫妇与朋友聚餐,食用了自制的河豚料理。2小时后,潘女士感觉身体发飘、行动不利索,其丈夫曾先生情况更为严重,出现手麻、昏迷的症状,甚至一度心跳呼吸骤停。
经毒物检测证实,患者尿液、胃液及残留河豚肉中均含有河豚毒素。医院立即对两人进行了洗胃、导泻等急救措施。
由于抢救及时,曾先生次日神志恢复,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潘女士因摄入量较少,症状相对轻微。
春季(2-5月)是河豚卵巢发育期,此时毒性最强。河豚毒素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仅0.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神经毒素,耐高温,100℃加热4小时仍有毒性。
河豚中毒后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短则10-30分钟,长至3-6小时。中毒起初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同时伴有四肢无力、发冷、口唇、指尖和肢端知觉麻痹,并有眩晕。重者瞳孔及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最后出现语言不清、血压和体温下降。
2016年9月,农业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农办渔〔2016〕53号),对两种人工养殖的河豚进行开禁,并作出了系列严格规定:
- 有条件放开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两个养殖品种。
- 并非任何餐饮企业都能养殖、加工或售卖河豚。《通知》对河豚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均有相应规定,并要求河豚加工产品包装附带可追溯的二维码。
- 市场上禁止售卖河豚活鱼及未经加工的河豚整鱼,仅允许售卖经过加工的河豚产品。
如何预防河豚中毒?
- 不购买、不加工、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
- 河豚毒素最早发现于河豚体内,织纹螺、鲎、虾虎鱼、蝾螈、章鱼、海星等海洋生物体内也可能含有河豚毒素。
- 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的河豚或河豚鱼制品。
- 食用后如出现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等症状,立即就医。
当下“正是河豚欲上时”,不要盲目逞一时口欲之快,更不能在追求“极鲜”的路上“狂飙”!如发现违法违规售卖河豚的行为,请及时拨打12315举报投诉。
热门推荐
对话职业人|人才缺口百万,无人机飞手能否轻松月入过万?
减肥人士必看:荞麦面真的是健康碳水吗?
手指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全解析
比特币现货和合约的区别是什么?
2024年专用塑胶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
其实很简单!沃尔沃雨刷更换指南
想拥有学士学位?这篇指南告诉你如何实现!
票房惨淡,《小丑2》指望中国观众?
分析孙颖莎失利与陈梦复苏的原因及教训
环境类专业就业难吗?“双碳”战略带来哪些新机会?
含色氨酸高的食物有哪些?营养科医生详解
本命年穿红色衣服从哪天开始穿 为什么要穿红色
三大数论猜想:简单到初中生都懂,却难倒数学家
外媒:《哪吒2》北美票房表现超预期
电脑与手机如何交换数据?方法全在这里
VB中如何截取Web的内容
方言文化需要你我传承
不满情绪如何正确表达(如何恰当地表达你的不满?)
信件、电子邮件和短信是记录和反映案件事实的重要证据
专利申请预审服务介绍
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强盛帝国,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呢?
股票基础(技术指标)01- K线图
上海海事大学全面解读:实力、专业与就业前景分析
算法工程师的技能特长怎么写?
父爱的力量:如何让父亲在孩子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校迎来新一轮"搬迁潮"!
如何用源码编辑器做视频
企业数据分类分级的研究与思考
如何应对团队孤立
如何与男朋友进行深入对话:10个主题与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