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都TOD商业模式研究报告发布 7种TOD+商业模式出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TOD商业模式研究报告发布 7种TOD+商业模式出炉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tod.com.cn/2019/hyNews_0702/61.html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近年来在中国多个城市得到推广。特别是在成都,TOD模式的发展呈现出独特的城市特色和商业价值。本文将从TOD模式的难点、成都TOD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成都TOD商业模式的研究报告。

TOD模式的难点

TOD模式在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 开发周期长,一般需要4年以上
  • 对专业技术及总体规划能力要求高
  • 受政策及审核机制波动影响大

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TOD项目开发商都具备轨道交通相关的专业开发背景。由于TOD模式相较于传统开发模式,开工速度和回款周期更不利,因此更强调成本控制和资金周转能力。此外,建筑工程难度加大,施工方面也更注重减震和降噪。

成都TOD发展现状

成都的TOD发展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全面布局的过程:

  • 2004年-2017年初:成都陆续在地铁站点周边进行地铁上盖物业的开发实践,但这一时期“站城一体”的TOD开发理念暂未形成。

  • 2017年下半年:成都市政府先后出台《成都市轨道交通专项资金筹措方案》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成都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集和TOD综合开发的顶层设计。

  • 2018年4月:市规划局牵头编制了《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和《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确立了“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站城一体、生活枢纽、文化地标、艺术典范”的TOD理念。

  • 2018年9月:成都召开TOD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将TOD综合开发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9年,成都正式签约四大项目,涵盖金牛区木综厂项目、金牛区龙湖上城天街项目、雪松控股集团西南总部项目及双流航空港TOD项目,总吸金240亿元。据成都规划局介绍,成都的TOD综合开发的土地资源达到28万余亩,项目达到9040个,足以看出TOD模式在成都的发展空间。

到2019年,成都计划启动13个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TOD示范项目,加快构建16个城市级站点、45个片区级站点、125个组团级站点、528个一般站点的四级综合开发体系。这13个TOD项目均被选址在“11+2”主城区,每个区都有1个示范点。一般站点也就是主要围绕社区修建的站点,是占比最大的。城市级站点占比最少,主要分布在城市主中心、综合型副中心及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区域。

首批5个TOD综合开发项目已在2019年上半年动工。其中,成都首个TOD综合开发项目——陆肖站3月上旬已开工,标志着成都全面实施TOD综合开发的大幕正式拉开。该项目规划为片区级站点,涉及面积约1640亩,定位为以轨道交通引领、以公园社区为特色的城市中央活力区。项目开发商为成都高新区陆肖轨道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成都轨道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成。2018年5月,成都轨道集团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签署“成都市轨道交通TOD项目合作协议”,可以推测陆肖站TOD很可能会引入“香港+物业”TOD模式。据资料显示,“参考香港九龙站的操盘模式,成都轨道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相当于港铁的角色,将作为政府和市场的桥梁,由港铁明确定位及商业原则,进行全程监管协调,将轨道与物业统一规划,选择开发商,享有土地增值收益,并承担交通建设及运营成本。后期,开发商将以招拍挂拿地的方式(或可能附带条件)参与到TOD模式建设中来,支付全部或部分地价,承担开发建设费用,并分享TOD物业开发收益。”

除此之外,龙湖集团称为成都首个引入“TOD模式”的开发商。位于西二环的龙湖西宸天街便是首个享受TOD规划的城市综合体。

成都TOD发展展望

成都的TOD发展前景十分亮眼,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 较好的交通基础:成都拥有全国最高的在建以及规划长度。成都地铁历经了两轮建设,目前已经进入第三轮的开发建设中。截止2019年1月,成都已建成运营6条地铁线路,共计约225.6公里,“环+放射”结构初见雏形。未来将强化TOD发展,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链,力争2020 年运营地铁线路500公里以上。据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TOD发展指数大排名”显示,成都在全国26个轨道城市中综合排名已上升至第七位。根据《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成都的地铁出行便捷度得分为0.88,居全国第五,但城市“交通健康指数”较落后,位列第42位。到2022年,成都地铁全线将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规模将超过香港和东京,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通勤圈,路网串联全市主要服务业功能区、核心商圈、国际社区。

  • 较大的商业市场机会:成都的城市扩张的速度非常快。在2013到2017年这五年间,成都建成区面积增加了356.71平方公里,高居全国第一位。目前,成都在“东进、南拓、西控、中优、北改”的规划下,除了已经形成的老城区和天府新区以外,东部新城也在加快建设,这种非成熟区域存在很多商业市场机会。基于TOD带来市场, 通过“混合、高密度、人性化、无缝换乘、差异化”等5D理论的开发设计理念,调配资源到车站及廊道周边,使市场资源更加丰富,给商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

  • 高增长消费力市场及人口趋势:成都有庞大的消费力市场及人口增长趋势。根据《2017中国城市购物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成都跻身进入全国6个城市购物中心成熟市场之一,与成都同为成熟市场的,还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根据《中国新零售之城竞争力报告》,成都高居第九名。从城市规模来看,成都地铁将服务超过2000-3000万人口,是西部首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可以说成都是中国最佳TOD一体化实践区之一。

总的来说,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TOD综合开发模式是非常先进的。因城市发展阶段、人口密度、开发模式、土地所有制及公共交通投资体制等因素,我国内陆TOD模式才可以称作正式起步。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高地,已形成实践TOD模式的深厚基础。2019年作为成都TOD元年,相信不久成都将带来更多的惊喜。

值得关注的是,该报告中提出分别包括时尚消费、商务服务、创意经济、旅游经济、创新孵化、会展博览和生活服务的七种模式,为成都TOD商业发展提供参考。“TOD+时尚消费”,显然是最具成都特色的TOD商业模式。根据报告,该模式应规划在具备发展时尚消费产业的交通枢纽或重要节点。聚集着诸多国际一线时尚消费品牌的成都IFS则是一个重要案例。

与服务于外来游客、周边居民和地铁接驳人群的时尚消费模式不同,“TOD+商务服务”则主要侧重服务白领、商务人群、周边居民和地铁接驳人群。尤其是,这类区域自身有聚集跨国公司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并引进金融服务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功能。而与之相近的还有“TOD+创意经济”和“TOD+创新孵化”。前者因具备发展创意经济产业的优势条件,通过引入创意设计、创意体验、文化科技创新和生活配套服务等业态,这里可以覆盖从事新经济相关的创意人才、周边居民和地铁接驳人群。后者则通过提供双创服务、研发设计、科技金融和生活配套服务,服务研发管理人群、学生和周边居民。

同时根据区域特征进行模式选择外,报告根据城市自身规划,还为成都提出更加定制化的商业模式。特别是,根据“三城三都”计划,TOD还可结合旅游经济和会展博览,以地铁站点为主线,推动具备发展旅游经济和会展博览产业的区域发展。例如,“TOD+旅游经济”中除了引入休闲娱乐、旅游购物外,还可以创造具有城市特色或景区特色的民俗和主题酒店,并聚集地区特色美食,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与菜系。

除此之外,在社区型TOD中,报告还提出“TOD+生活服务”模式——这大多在交通系统的一般节点上,通过注入家政服务、教育培训、家电维修等居民家庭服务,以及零售服务、餐饮、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等业态,服务周边居民和地铁接驳人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