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绝伦的回文诗 句句有真意
精妙绝伦的回文诗 句句有真意
回文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巧妙构思和优美意境而著称。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创作过回文诗,展现了他们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本文精选了多首经典的回文诗,带您领略这一独特文学形式的魅力。
苏轼《菩萨蛮·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
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纳兰性德《菩萨蛮》
雾窗寒对遥天暮,
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李旸《春闺》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夜永,期归梦还梦归期。
苏轼《记梦》
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倒读】
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
李禺《两相思》
【正读】《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陈琼仙《秋月》
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倒读】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朱杏孙《虞美人》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扑钗虫,
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
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
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
露珠风冷逼窗梧,
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张奕光《梅》
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倒读】
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黄伯权《茶壶回文诗》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倒读】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苏轼《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倒读】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陆龟蒙《冬寒》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
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舟行对月寒,戍极侵天冷。
楼晴背雪残,树碧临烟静。
张芬《虞美人·寄怀素窗陈妹》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怨赋歌诗,
叠叠竹梧移影、月迟迟。
楼高倚望长离别,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
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倒读】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望倚高楼。
迟迟月影移梧竹,叠叠诗歌赋怨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吴绛雪《春夏秋冬》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读法】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苏轼《赏花》
静思伊久阻归期, 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 时闻漏转静思伊。
采莲人在绿杨津, 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 歌声漱玉采莲人。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菩萨蛮》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王世贞《春游》
绿草芳原平,青山一带睛。
玉鞭骄试马,珠弹惹啼莺。
曲奏低云度,杯深贮月明。
促归傅钥待,游治遍春城。
【倒读】
城春遍治游,待钥傅归促。
明月贮深杯,度云低奏曲。
莺啼惹弹珠,马试骄鞭玉。
睛带一山青,平原芳草绿。
佚名《转尾连环》
春晴喜鹊噪前津,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新花恋蝶去来频。
频来去蝶恋花新,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津前噪鹊喜晴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据说有《璇玑图》,作者是前秦女诗人苏蕙。
此图纵横各29行,总共841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
比如最右一列,从“仁”开始往下读就是:
仁智怀德圣虞唐,
贞妙显华重荣章,
臣贤惟圣配英皇,
伦匹离飘浮江湘。
历代研究者已经从图中读出了7958首回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