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怎么做?用人单位的实用指南
职业健康管理怎么做?用人单位的实用指南
前有“脆皮大学生”,后有“脆皮打工人”,“脆皮”成了年轻人的新标签。每一个嘎嘣脆的“脆皮打工人”都有一颗看似坚强实则脆弱的心。不过造成打工人“嘎嘣脆”状态的,除了久坐、熬夜、精神压力大,还有一大“凶手”——职业病。为了不做“脆皮人”告别“嘎嘣脆”,本文给用人单位总结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指南”。
职业健康管理谁来开展?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职业健康管理应该怎么开展呢?
- 建立十三条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 实施职业健康管理做好以下9点
① 明确责任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② 检测与评价
定期检测:职业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一般的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开展一次。
现状评价:职业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③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包括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原件由用人单位保存,员工可领取复印件并签收记录)。
④ 申报危害项目
用人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地向所在地职业卫生行政部门申报。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https://www.zybwhsb.com/
⑤ 告知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⑥ 教育培训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须参加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知识培训,并领取相关的证书;
劳动者在上岗前、在岗期间、换岗时都须接受相应的培训。
⑦ 配备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并且须保留购买及发放记录。
⑧ 维护场所设施
定期检查除尘集尘、抽风排毒等设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⑨ 危害警示
用人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其中包括:
- 图形标识:禁止标识、警示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 警示线;
- 警示语句;
-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