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预测控制(MPC)设计参数详解
模型预测控制(MPC)设计参数详解
模型预测控制(MPC)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策略,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在设计MPC控制器时,选择合适的参数对于实现良好的控制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MPC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包括采样时间、预测范围、控制范围、约束和权重,并通过具体示例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参数的作用和选择方法。
1. 采样时间
采样时间决定了控制器执行控制算法的速率。如果采样时间太大,当出现干扰时,控制器将无法足够快地做出反应;相反,如果采样时间太小,虽然可以更快地响应干扰和设定点变化,但会导致过多的计算负荷。因此,需要在性能和计算量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建议在开环系统响应的上升时间内设置10到20个采样。
2. 预测范围
预测范围是指控制器预测未来的步数,它显示了控制器预测到未来的距离。如果预测范围太短,控制器可能无法及时应对变化;如果预测范围太长,可能会因为意外情况导致规划失效。
建议选择20到30个采样时间以覆盖开环系统的瞬态响应。
3. 控制范围
控制范围是指可以由控制动作得到预测对象输出的时间步数。控制范围越小,计算量越少。但是,过小的控制范围可能无法提供最佳的控制效果。
建议将控制范围设置为预测范围的10%到20%,并且至少有2-3步。
4. 约束
MPC可以对输入、输入变化率和输出进行约束,这些约束可以是软约束或硬约束。硬约束不能违背,而软约束可以被违反。
建议将输出约束设置为软约束,并避免对输入和输入变化速率都有硬约束。
5. 权重
在MPC中,可以通过设置权重来平衡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某个输出的跟踪精度比另一个输出更重要,可以为其分配更大的权重。
例如,在一个2x2系统中,如果第一个参考跟踪相比第二个输出更为重要,可以为第一个输出分配更大的权重,使它们输出之间的比率大于1。
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MPC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及其选择方法。通过合理设置这些参数,可以实现良好的控制性能并保持计算复杂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在后续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处理非线性问题的方法,包括对象非线性、约束非线性和目标函数非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