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当你对自我保持开放的体验时,脆弱感将被认可并得到整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当你对自我保持开放的体验时,脆弱感将被认可并得到整合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R39HJD40522S7OV.html

在现代社会中,脆弱常常被视为一种需要掩饰的情感。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脆弱不仅仅是需要逃避的对象,更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世界展开对话、并最终实现自我整合的重要路径。

当你对自我保持开放的体验时,脆弱感将被认可并得到整合。当你对自我的开放持有体验时,脆弱感将被认可并整合到你的生命当中去。脆弱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它既是我们逃避的对象,也是我们成长的契机。在心理动力学的视角下,脆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状态,更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世界展开对话、并最终实现自我整合的重要路径。

开放代表着你愿意看到更多,同时也代表着一种不对抗的生活态度。当我们学会对自我保持开放,脆弱感就不再是一种需要隐藏的软弱,而是一种值得被认可和整合的力量,它将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也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脆弱的双重性:逃离与接纳之间的挣扎

在现代社会中,脆弱常常被视为一种需要掩饰的情感。人们习惯性地将其与失败、软弱甚至羞耻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构建“坚强”的外表来避免被他人看见脆弱的一面。这种倾向源于我们对被拒绝、被伤害的深层恐惧。心理动力学认为,这种恐惧早在童年期就已萌芽,它源于我们对失控和无助的潜意识回避。

然而,脆弱本身并非一种负面情感。它是生命的自然反映,是我们面对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时的真实表达。脆弱意味着我们愿意放下防备,敞开心扉接纳外界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勇气,因为在开放中,我们既可能遭遇伤害,也可能获得成长。从这个角度看,脆弱既是痛苦的源头,也是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泉源。

你所有不接纳的对象,都会成为你内心的“敌人”。你不得不与他们进行对抗,并加固自身的防御系统。然而真正的心理成长不在于加固防御,而在于有意识地降低防御程度,允许潜意识的真实感受进入意识层面。当一个人对自我保持开放时,那些被压抑的脆弱感(如羞耻、恐惧、依赖)不再被视为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是成为理解自我的重要线索。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