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心学实战:人生失败的三大原因,和自己有关,不要再忽视了
曾国藩心学实战:人生失败的三大原因,和自己有关,不要再忽视了
失败不可怕,怕的是你不愿意去总结,然后继续失败!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失败的方式也不同。从曾国藩的心学实战方法来看,人生失败有三大原因,并且都和自己有关。
这些原因,希望你不要再忽视了!
在曾国藩的一生中,他有多次失败的经历,比如多次落榜,多次被贬职等等,但任何一次失败,都没有他首次出山,在靖港之战中,被太平军打败得那么悲惨。
曾国藩用性命换来的教训,会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借着前面的内容,继续讲解《曾国藩心学实战》,看曾国藩如何依靠心学,让自己成为内圣外王的人。
从曾国藩首次出兵,攻打靖港失利的事件来看,人生之所以会失败,无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被名利所困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认为对名利的追逐,本就是一种私欲。私欲越强,心智就会受到阻塞,心不中正,做事时,失败的几率就大得多。
曾国藩首次出兵,就是被名利所困。
前面我们也讲到,曾国藩出兵时,拥有的湘军数量为一万七千名,同时,还有各种战船三百六十艘、大炮五六百门。
曾国藩这支力量,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范围内,唯一的一支大队伍,他更是湖南官员们的依靠。
曾国藩在长沙练兵,受到官场上的排挤,才不得不移师到衡阳练兵,他重返长沙,自然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曾国藩一心追求首战必胜,就是为了获得大家的认可。当一个人陷入名利中的时候,他对事物的判断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个原因:过于相信别人
正是因为有名利作祟,曾国藩才一步步走向首战必败的道路上。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四月一日,曾国藩与众将商议后,决定主动出击,先攻打湘潭的太平军,以避免长沙陷入围困中。
在战略部署上,曾国藩先是让手下大将塔齐布带领五营水陆大军出发,曾国藩于第二日再带领五营增援。
塔齐布走后的当晚,曾国藩接到了一个让他兴奋的消息:
靖港寇屯中数百人,不虞我,可驱而走也。已做浮桥济师,机不可失。
送消息来的是长沙乡团的人,认为靖港只有少量太平军,容易攻打。
此时的曾国藩,他的手中除了五营人马外,还有三千后备力量。以数倍于敌人的兵力围攻,攻下靖港将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我们来看曾国藩的私心表现在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