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如何追讨公司拖欠的工资?股东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员工如何追讨公司拖欠的工资?股东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当公司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员工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公司股东是否需要为此承担责任?拖欠多久才构成违法行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员工如何追讨公司拖欠的工资
员工追讨公司拖欠的工资,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是与公司协商。员工可主动与公司负责人沟通,明确指出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实,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拖欠工资,协商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沟通记录。
二是申请调解。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调解委员会组织双方进行协商,促成和解。调解协议达成后,若公司不履行,员工仍可通过其他途径维权。
三是申请劳动仲裁。员工需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拖欠事实的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拖欠工资及可能产生的经济补偿等。
四是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员工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整个追讨过程中,员工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确保自身诉求能得到有效支持。
公司拖欠工资股东有没有责任
公司拖欠工资,股东是否有责任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一般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只要股东已足额履行出资义务,且不存在滥用股东权利等法定情形,公司拖欠工资是公司的债务,由公司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股东无需对公司的拖欠工资行为承担责任。
二是若股东存在出资不实、抽逃出资、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债权人利益等情形。比如,股东未按公司章程规定足额缴纳出资,导致公司资金不足而无法支付工资;或者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员工利益,那么该股东就需要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或连带责任。
总之,不能一概而论地认定股东对公司拖欠工资有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构成违法行为
公司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判定,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一是在一般情形下。公司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若公司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工资,就构成拖欠工资行为,也就是违法。通常按月支付工资的,超过30天未支付,就可能被认定违法。
二是在特殊情形下。比如遇到不可抗力、经营困难等原因,公司需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一般延期支付时间也不宜过长,如有的地方规定,因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支付工资的,最长不得超过30日。超过该期限仍未支付,构成违法。
另外,若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还需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也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