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场科普讲解大赛带你开启一场趣味科普之旅
广东这场科普讲解大赛带你开启一场趣味科普之旅
广东这场科普讲解大赛带你开启一场趣味科普之旅
既有"ChatGPT为什么出圈了?""地月最强传声筒"等当下科技前沿热点话题的研究探讨,又有聚焦"桂味?'贵'味!""深中通道——大湾区的钢铁动脉"等极具广东本土特色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内容……参赛选手带来的科普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药、应急安全、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引人入胜。
7月19日,2024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以"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由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科协联合主办,广东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承办,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带领公众开启一场趣味科普之旅。
颁奖现场。
大赛规模再创新高
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本届大赛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州、深圳、珠海等20个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和水利部珠江委、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省卫生健康委、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省科学院等超30个有关单位举办了98场预赛,超过5912名选手报名参赛,规模创历年新高。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53支代表队、277名选手晋级决赛环节,参赛代表队和选手人数较去年皆有大幅提升。选手覆盖了各行业领域,既有来自科研院所的科研精英,也有来自科普场馆的讲解员,还有众多省直单位一线工作人员、医护人员、高校师生、中小学生等,全方位、多维度地提升了全社会公众参与度。
选手风采。
本届大赛进一步激发全省中小学学生的参赛热情,近500位选手积极参与中小学生公开选拔赛,他们勇于表达、敢于创新,灵活运用道具和现场实验来阐述科学原理,展现形式丰富多样,精彩纷呈;同时,今年大学生参赛群体大幅增长,全省24所高校200多名高校人员积极报名参赛,其中更不乏带着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来进行讲解,为大赛注入新活力和新灵感。
中小学生组评委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黄善辉指出,同学们精心搭配创意形象,小小年纪敢于站上大赛舞台,为大家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讲解生动活泼接地气,有效地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
展示形式更加多元
为提高公众对科普的关注度、兴趣度和参与度,给参赛选手提供一个更具个性化的展示舞台,本届大赛首开先河,在成人组总决赛增设个人展示环节。30名参赛选手在1分30秒内用充满特色和创意的多元形式,讲述个人与科普的故事,拉近公众与科普的距离,点燃社会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共鸣。
此外,本届大赛要求成人组总决赛和半决赛自主命题讲解主题和内容不能相同。30名成人组总决赛选手在决赛阶段相当于带来了60个不同的科普讲解主题和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参赛选手的创造力和潜力,同时为公众带来新鲜感和期待感,有效打造更公平公正大赛环境,推动公众更好认识科普讲解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比赛现场,选手们结合各类多媒体展现形式,搭配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创新炫酷的舞台表达,把深奥的科普知识具象化、把先进的科技成果生活化、把本土的科学故事趣味化,让科普知识变得生动浅显,让社会大众也能充分领略和感受科技的无限魅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评委曹静点评。本文由粤爱科供图
成人组大赛评委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曹静表示,参赛选手选题丰富多元,在关注前沿科学技术的同时,极具趣味性又紧贴日常生活,选手们讲解思路清晰、内容连贯,牢牢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了科普传播的效果,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撬动平台发挥优势
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介绍,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是目前广东省范围最大、覆盖面最广、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的科普讲解比赛,也是广东省科教文旅融合、构建科普"软实力"战略支撑的重要一环,在全国同级同类科普赛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届大赛继续调动各类新媒体平台的优势资源,创新宣传展示渠道与手法,扩大比赛宣传覆盖面。据悉,本届大赛官网获超40万访问量、最具网络人气奖投票活动获得超56万次投票,大赛通过科普中国APP、南方+客户端等20多个平台进行视频直播,截至7月19日16时,累计超355万人次观看,进一步扩大了大赛宣传的覆盖范围,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科普传播的澎湃热情。
记者获悉,本届大赛经过激烈角逐,共评出成人组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中小学生组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最具网络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互动奖等各1名。
自2019年起,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线上线下累计关注参与人次超过3000万,已发展成一个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公众热情参与的科普标杆品牌。未来,大赛还将进一步创新科普形式、拓宽宣传维度、丰富科普内容、建强科普人才队伍,讲好广东科普故事,持续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养,推进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