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豆瓣高分!值得娃反复刷的2部纪录片,搞定「科学」入门启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豆瓣高分!值得娃反复刷的2部纪录片,搞定「科学」入门启蒙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KOT8NG05268AGI.html

提到科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需要同时应用不同学科,会很多晦涩难懂的数据和方程式才能掌握。
我们精选这2部纪录片,用孩子能理解的生活实验,从学科最底层的逻辑梳理,科学建构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同于死记硬背知识点,帮助孩子从本质上理解知识。
这些影片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打开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还能帮助他们在新学期的学习之旅中更加得心应手。

《科学大实验》

时长:每集10min,40集
这是日本NHK电视台的系列科学实验节目。
“不试不知”为主题,通过看似夸张的大型实验对各种科学法则、自然现象进行验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
不是用任何CG特效技术,而是真实呈现实验的每个环节,让孩子更加直观看到实验背后的原理,易于理解。
有趣好玩的过程,能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每一集节目组都会提出一个“大挑战”,来验证科学原理的正确性,让孩子知道这些知识原理并非只在课本上,它们源自生活,也被生活印证。
有一集的主题是挑战让骆驼站在蛋上。
开头会先提出一个问题:“蛋壳只要受力均匀、数量足够,就可以承载一只骆驼。”引发孩子好奇心。
操作的每一步也会清晰展示出来。打孔吸出蛋黄和蛋清,用胶将蛋立住。
这样的蛋特别强悍,手施压也压不碎。
节目组真会来事,真的把骆驼牵到现场,踩鸡蛋了!
一个蛋,轻而易举就被踩破了。
四个蛋,也行不通。
难道骆驼不能站在鸡蛋上?
前面人手压强实验,证明蛋是可以承重的。那想让鸡蛋承受住骆驼的重量,就要先算出每个蛋能承受多少,推演出到底多少蛋才够。
节目组随机取来10个蛋,每个蛋的承重都不太一样,所以取其平均值。
这就是科学实验的步骤啦!先假设再验证,实验不对,不要怕,找方法就行!
节目组找的骆驼重750kg,计算得出150个鸡蛋就行。

如果骆驼走到鸡蛋上,难免受力不均,实验计划先让骆驼登上亚格力板,板下放置千斤顶,千斤顶下降如果蛋能完全支撑骆驼就算实验成功。
除了骆驼还要加上亚格力板的重量,实验准备了500个鸡蛋!
亚克力板缓缓下降,蛋壳承载住了1只骆驼的重量!实验成功了。
在“声音的速度”这一期中,如何看到声音的速度?
节目组安排手持彩旗的人,以10米间距站成一排,听到声音后举起旗子。
通过旗子举起的过程,直观的看到声音传播路径,理解声音速度的公式:距离/时间=速度。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节目还挑战了利用太阳光能做饭
用静电作画
食盐做婚纱
实在太好玩了!

《像乌鸦一样思考》

时长:每集10min,20集
这部纪录片,我推荐过不止一次,真是为数不多可以启发孩子全面思考的纪录片。
和大多数科普纪录片不同,不给孩子现成的答案,通过生动有趣、可视化的形式启发,告诉孩子思考的意义,以及“思考什么”、“如何思考”。
教导孩子科学方法的四个步骤:观察、假设、实验和评估。
节目开篇就播放了一只乌鸦是怎样通过观察、思考,把小石子一个个丢进水里,最后吃到杯子里的食物的过程。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都值得我们用心观察。
每集第一部分,通过生活有趣的小现象引导孩子学会观察。
比如浮在水面上的一日元硬币,它会浮在水中央,推到边缘,还会回到中央。
对比木片,没有浮在中间,反而跑到了水的边缘。
再放一枚一日元硬币,两枚硬币聚在飘在水中央,木块依旧在边缘。
如果我们加入水,会发现木块和硬币的位置对调了,木块在中间,硬币们去边上了。
抽调水又恢复了位置。孩子们需要不断思考为什么。
为什么一根线就可以阻止蚂蚁前进?
为什么浴缸里的水看起来是有颜色的?
先从对生活的观察中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假设和实验,再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在观察中思考。
每集的第二部分用动画带娃打开脑洞,不设限的开启假设。
比如,小水坑前有一条长线,长线两侧小短线,会是什么形成的痕迹呢?
是恐龙行走留下的痕迹?
是一条蛇和一只蜥蜴排队走?
每集第三部分,就迎来了思考练习。这部分对应的是科学思考最后的两步:实验和评估,主持人会提出问题,然后用实验演示给孩子看。
比如,高低蜡烛:
点燃一高一低两只蜡烛,再罩上玻璃杯。是高的先灭,短的先灭,还是同时熄灭呢?
这又会让孩子们主动去思考、找答案。
孩子会看到实验结果:高的会先灭!
主持人会给孩子留白:“接下来请自己思考!今后,大家都是思考的乌鸦。“
这部纪录片里没有现成的答案,不简单粗暴地把正确答案摆出来,只能做知识的存储器。
而是把思考的问题和方法教给孩子们,让孩子主动去思考和探索。
毕竟,只有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教育才有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