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和尚的穿衣打扮:中国僧人衣着演变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和尚的穿衣打扮:中国僧人衣着演变史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wannianli8.com/arc6657625/

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中国僧人的服装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从最初的简单僧伽梨到后来的紫色袈裟,再到各种繁复的僧侣服饰,中国僧人的衣着变化见证了佛教文化的本土化进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和尚的穿衣打扮以及中国僧人的衣着变化。

“袈裟”一词,来自梵语,汉译为坏色、秽色、赤色等,指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又称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袈裟是僧人最重要的服装。

“袈裟”的制作方法,是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后,再缝合起来。因此,也可以把“袈裟”叫做“杂碎衣”或“割截衣”。又根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可知,“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

在佛教最初,佛陀并没有为比丘制定统一的着装要求,比丘们的着装和外道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据《十诵律》载,佛在王舍城,瓶沙王误认比丘,以此事向佛请益,希望佛能将比丘的着装统一起来。

于是佛陀告诉阿难,当依稻田的样子为比丘制作衣服令蓄。亦称福田衣。且规定不得用绫罗绸缎等作衣,不成受持。亦不得以五大正色青黄赤白黑等纯色制衣,违者如法治。

从制三衣的因缘上看,三衣的作用只是用作在相上的区分,并没有其它特殊的含义。

佛法从东晋时期传入中国,据史料记载当时僧人甚为稀少,出家人所着只有一件僧伽梨。

至周太祖时将僧人衣服改为皂色。周武帝灭齐后,因信谗言,又将出家人衣服改为黄色。

东魏末年,僧人法上(495-580)担任统监全国僧尼事务的昭玄统,他采取措施,制定了特殊的僧侣常服,才将中国僧人与俗众区别开来。

唐武则天时,信仰佛法,赐天下僧人着紫色袈裟。因此天下僧人的衣服也变得多种多样。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兴盛,佛教戒律也变得完善起来。中国出家人对三衣的使用基本回归了最初佛制的情况。

但也因此和中国的固有文化、仪礼之间方面产生了一些冲突,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产生了。

至隋唐时期,僧人衣服种类日趋繁多,出现了裹腹衣、方裙、禅袴、袍、襦、裈、衫等,义净三藏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对此也多有批评。

曰中国僧人祗支偏袒覆膊,方裙、禅袴、袍襦,着用不符合律仪,有违佛制。

甚至有穿着此衣到印度取经,使人讥笑。并且为此感到惭愧羞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