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长已生存8年!福建这个多学科团队给胰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长已生存8年!福建这个多学科团队给胰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04A05NKS00

胰腺癌因其极高的恶性程度和治疗难度,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胰腺癌患者在规范治疗下看到了生存的希望。近日,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为多位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新需求,福建省肿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改善和提升服务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多措并举,为肿瘤病人提供综合治疗,兜底全省的疑难重症癌症病人诊治工作。近年,医院强化技术创新,建立了各种肿瘤多学科诊疗的技术体系和全疾病周期的健康管理,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有机地在病人的不同治疗阶段合理使用,最大程度提高远期疗效,同时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晚期病人生存期,使更多不可治的肿瘤得到可治。

近期,海都记者走访了省肿瘤医院,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展现该院是如何让“不可治”的肿瘤变得“可治”。

胰腺癌曾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随着诊疗手段的提高,经过规范化治疗,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

近日,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专家团队,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为两位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案例

01

多学科综合治疗

肿瘤持续退缩

今年67岁的患者杨先生(化名)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肝脏占位,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胰腺癌伴肝转移。随后,他接受了化疗及PD-L1抗体免疫治疗。但随着治疗的深入,他有较明显的疲乏和骨髓抑制。

今年4月,杨先生转诊至福建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了2次经导管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从而进一步控制了肝脏肿瘤的进展。

6月,多学科团队综合分析后认为,杨先生下一阶段以内科系统性治疗为主,于是转到医院肝胆胰肿瘤内科。

郭增清主任团队接诊后,详细了解杨先生的治疗经过、治疗后的毒副反应及疗效,为他制定了“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化疗期间,团队根据杨先生的身体基础情况,合理调整化疗剂量,同时注重化疗的毒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

经过治疗,杨先生的肿瘤持续退缩。

CA199较前明显下降

案例

02

支持治疗 病情控制

患者变得“从容坚定”

最近半年多来,66岁的王女士(化名)中上腹反复疼痛,伴随恶心、呕吐,无法进食及排便,在其他医院接受初步诊治后,病情未能缓解。

转诊至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后,PET/CT提示,王女士的腹膜后、肠系膜及盆腔增厚,软组织影累及胰尾体部,灶性高代谢,倾向于肿瘤转移。

王女士有较严重的“肠梗阻”的表现,内科对症治疗后无法改善,治疗团队为她急诊行“部分回肠切除术+横结肠造口术”。因病理较为疑难,经多学科讨论后最终确诊为“胰腺癌伴腹膜后、肠系膜及左肾上腺的多发转移伴随血性腹水”。

郭增清主任团队根据王女士的情况,进行规范化营养评估及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治疗。王女士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后,团队又为她制定了化疗联合靶向行全身配合腹腔灌注治疗的方案。

在化疗期间,根据其身体状态,灵活调整药物剂量。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王女士的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腹水及腹膜转移较前明显改善,现在每次到医院治疗都很从容与坚定,亲友们都为她高兴。

腹水及腹膜转移较前明显改善

肿瘤指标CEA和CA199均断崖式下降


案例

03

已顽强生存8年

胰腺癌患者创造生命奇迹

郭增清主任介绍,得益于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胰腺癌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后,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17年,团队接诊了一名接受姑息性手术的胰腺癌患者,为她制定并实施了精细的治疗计划,包括化疗、靶向结合应用于全身及腹腔灌注,联合姑息性放疗,并在免疫调节与营养支持方面进行了全面干预。患者也积极配合治疗。

在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协作下,患者创造了福建省内胰腺癌生存期的奇迹,成为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目前已经有接近八年的生存时间。

郭增清主任表示,晚期胰腺癌虽然丧失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但通过科学、系统的综合干预,依然有望延续生命,创造更多可能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