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七子之歌》的旋律再度响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七子之歌》的旋律再度响起

引用
1
来源
1.
https://yzdsb.hebnews.cn/pad/paper/c/202412/22/content_256398.html

25年前,一首《七子之歌》见证了澳门回归祖国的重要时刻。这首歌不仅成为了澳门人最耳熟能详的旋律,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祈盼统一的情感。让我们一起回顾这首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黄伟麟与女儿

容韵琳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那一年,全国的大街小巷都飘荡着一首歌的旋律——《七子之歌》。它以赤子深情的呼唤,触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今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这首经典歌曲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传唱。

这首歌曲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既是与澳门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连接在一起,也与其歌词真挚、曲调动人、演唱者的童真演绎分不开。

闻一多歌词写山河破碎的中国,

李海鹰流泪谱曲一气呵成

1925年,英帝国主义者屠杀游行示威的群众,制造了“五卅惨案”,闻一多愤然写作了一系列爱国主义诗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进而“激励同胞,振兴中华”。

《七子之歌》最初发表在《现代评论》第2卷第03期,于1925年7月出版。全诗由《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节组成。那时,中国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当天惨遭特务暗杀。

1998年底,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第一次唱响了《七子之歌》。总导演李凯回忆说,他是在翻阅闻一多诗集的时候发现了《七子之歌》,并决定将其作为《澳门岁月》的主题曲:“这首诗最合适。诗人对澳门的呼唤,正是编导在《澳门岁月》中所要宣泄的情绪,共鸣之处就是中华民族祈盼统一,祈盼澳门回归祖国的主旋律。”

摄制组找到了作曲家李海鹰,他在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后,流着泪完成了曲子。李海鹰曾透露,当年他拿着手写的《七子之歌》歌词,一气呵成,只花了三四十分钟就将曲子写就,“而且到最后,一个音都没改”。由于《澳门岁月》的巨大影响力,这首歌在1999年12月20日被选为澳门回归主题曲。

8岁容韵琳唱出澳门之声

1998年底,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录片《澳门岁月》专题片,需要找一个能歌善舞的澳门小朋友唱主题歌,8岁的容韵琳在澳门几千名小学生中脱颖而出。容韵琳的妈妈黄月丽说,女儿爱好的是跳舞而不是唱歌,没想到竟被选中。她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演唱时发音不够准确,将“回来”唱成了“奎来”。可就是这特殊的咬字唱出的童真,作为澳门回归的标志之一,在国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在1999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容韵琳再一次演唱了《七子之歌》。之后,容韵琳就和这首歌紧紧联系在一起,经常会有大型演出邀请她演唱《七子之歌》。容韵琳说,她是唱着《七子之歌》长大的,能代表澳门,代表祖国唱《七子之歌》,是荣誉,更是骄傲。

澳门歌手黄伟麟带女儿录制新版《七子之歌》

对于澳门歌手黄伟麟来说,1999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那一年,澳门回归的历史性时刻为他的演唱事业开启了新的大门。从那时起,黄伟麟有了更多在内地的演出机会,也因此结识了太太,组建幸福的家庭。如今,他在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任职,兼任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副秘书长。

2024年12月,在澳门回归25周年之际,黄伟麟带着12岁的女儿王心妤回到祖国内地,录制新版《七子之歌》。他希望通过这段旅程,带女儿亲身感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当下祖国的发展,将爱国爱澳的种子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河北新闻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