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穿衣指南:从“春捂”到“洋葱式”穿搭,一文掌握春季着装要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季穿衣指南:从“春捂”到“洋葱式”穿搭,一文掌握春季着装要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03/30/140000_54649155.htm
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变得忽冷忽热,让人难以判断该如何穿衣。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春季穿衣指南,从“春捂”的必要性到不同温度下的具体穿搭建议,帮助你轻松应对多变的春季天气。
早春时节,天气变化莫测,正如俗话所说“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大街上有人还穿着羽绒服,而有人却已经穿起了短袖短裙,这确实是一个穿什么都对又都不对的季节。
预计3月30日起,我国南方地区将经历多轮降雨过程,强对流天气多发,新疆北部也将迎来明显雨雪天气。同时,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回升明显,呈现出一派春和景明的景象,周末踏青赏花正当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昼夜温差依旧较大,多地达到10℃以上,外出保暖工作还是不能忽视。
1.要不要春“捂”?
春季,暖湿气流开始增强,而冷空气较冬季明显减弱,冷暖空气交汇时,就会造成多变的天气。俗话说“春捂秋冻”,其实“春捂”强调的是在季节变换时,不要骤然减衣,而要根据气温逐步调整,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调节自身的温度调节机制,增强抵抗力。过早脱掉冬天衣服,身体受凉,则可能会影响身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从而影响抵抗力。一般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就是该捂的信号。
“春捂”虽然是要多穿一些衣服,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春捂”需要重点关注身体的几个部位:
- 捂头颈:春天保护好头颈部至关重要,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 捂腰:不要过早穿露腰的衣服,如果腰部受凉,可以及时用热水袋等热敷缓解不适。
- 捂腹: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 捂小腿、膝足部:常言说,寒从脚下起,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秋裤先别着急脱。
2.“洋葱式”穿衣代替“乱”穿衣
早春最实用的穿衣法是“洋葱式”层叠穿搭:
- 内层:选择柔软、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保暖内衣或者秋衣。
- 中层:穿毛衣、卫衣等衣物。
- 外层:选择一件轻薄的夹克或者风衣或马甲。
这样搭配,既能抵挡早春凉风,又方便根据温度随时增减。另外,还可以遵循“三层穿衣法则”,即内层排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
3.不同温度穿衣指南
可根据气温、湿度、风力以及个人体质和活动量等因素来调整穿着,以下的穿衣建议可供参考:
- 小于5℃时:加强保暖,如棉衣、羽绒服,里面可穿保暖内衣、秋衣秋裤、毛衣或针织衫。最好备有方便穿脱的衣物,以防室内外切换时温差过大。
- **5℃~15℃时:**可以穿秋衣秋裤、毛衣、棉毛衫,外面配以风衣或夹克,早晚温度低时可添加偏厚点的马甲或薄型羽绒马甲或者轻薄的羽绒外套。中午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时外出,可以减少到长袖T恤加薄款外套。裤子可以选择牛仔裤或休闲裤。
- **15℃~20℃时:**短袖或长袖T恤,搭配薄款开衫、卫衣或单层衬衫,下装则可穿单裤或裙子。春天早晚温差大,最好准备一件薄外套,比如针织开衫或风衣或薄棉衣或马甲。
- 20℃以上时:单穿短袖、裙子、短裤等夏季服装,阳光充足时注意防晒,可适当搭配薄款防晒衣或罩衫。在较热且湿度较大的天气里,尽量选择吸湿排汗材质的衣物,这样比较透气舒适。
(来源:中国气象局)
热门推荐
选择最适合你的戒烟方式
买卖承兑汇票法律规定:从交易流程到风险防范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亳”与“毫”:一字之差,文化千秋
白术:除腰脐寒湿 疗脾虚便秘
如何确定拍卖房产的合理价格?这个价格如何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
涉密文件传阅流程是什么
委托拍卖房地产应提供哪些证件
智慧农业中的无人机技术有哪些应用?
花卉肥料大揭秘:十种常见肥料的优缺点与使用指南
抗战兵器谱之德制105毫米榴弹炮
用数据驱动快消品牌增长:中国市场的制胜策略
变压器大全:了解变压器的种类、原理及应用
游离T3:甲状腺功能检查中的重要指标
喝醉后去医院会怎么处理吗
上海浦东临港的房子值得购买吗?它会成为下一个陆家嘴吗?
起倒刺是因为缺维生素吗?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这些!
深入了解欧冠预选赛赛制,通往欧洲足球巅峰的征途
对接需求的管理机制有哪些
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
品牌定位:如何精准锁定目标市场提升竞争力
探索普洱茶的魅力:半生普洱工艺与半熟熟茶的独特味道
六尺巷:“礼让密钥”背后的秘密
穷人心理学:社会不平等如何影响你的人生
教资笔试成绩查询是否有短信通知?
2025年教资笔试成绩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风物二十四节气|小暑:倏忽温风至,家家晒红绿
从情感分析到热点事件排名:舆情监测系统的全面分析功能
水垢太厚除垢剂哪种好?
鱼缸水垢清洁全攻略:三种实用方法让鱼缸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