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mk、Cpk、Ppk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mk、Cpk、Ppk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dtmaster.com/article/344.html

在制造业和质量控制领域,Cmk、Cpk和Ppk是三个重要的过程能力指数,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衡量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指标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Cmk:设备能力指数

Cmk(Critical Machine Capability)主要针对设备对产品质量的能力进行评估,是德国汽车行业常用的参数,也称为临界机器能力指数。它衡量的是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具体特点如下:

  1. 仅考虑设备因素:在采样时,需要严格控制除设备因素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2. 短期离散:取样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以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一致性。
  3. 考虑偏移:同时考虑样本分布的平均值与规范中心值的偏移。

Cpk:过程能力指数

Cpk(Process Capability Index)关注的是整个生产系统对产品质量的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下的稳定过程的实际加工能力。其特点包括:

  1. 综合因素考量:Cpk是作者、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能力指数。
  2. 稳定性判断:Cpk计算经常与控制图Xbar-R图一起使用,先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再计算Cpk。
  3. 长时间取样:采用分组抽样,需要较长时间的数据积累。
  4. 考虑中心偏移:在计算时会考虑样本平均值与目标值的偏移。

Ppk:过程性能指数

Ppk(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前的小批生产能力评价,反映当前的合格率水平。其计算涉及多个参数:

  • S:取样数据的标准差,可通过STDEV公式直接计算。
  • T:公差范围,即上、下极限值之差。
  • K:修正系数或偏离系数。
  • Bi:平均值Xbar和测量的理论中间值之差。
  • USL:图纸上限尺寸。
  • LSL:图纸下限尺寸。
  • Xbarbar:所有抽样数据的平均数。
  • Rbar:每组抽样数据的极差的平均数。
  • d2:根据抽样数据量对应的修正系数,可通过查表获得。

值得注意的是,CMK和PPK的计算公式实际上是一样的。

应用场景对比

  • Cmk应用场景

  • 评估对象:生产线上所有影响SC尺寸的设备特性参数,如伺服位移反馈、力传感器、模具冲头等。

  • 使用阶段:量产前和量产后。

  • CPK和PPK应用场景

  • 评估对象:SPC控制图中的所有SC特性,如位置度、力值等。

  • 使用阶段:PPK用于量产前的能力评价,CPK用于量产后的过程监控。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Cmk、Cpk和Ppk在评估对象、使用阶段和计算方法上的差异。这些指标为制造业提供了科学的质量控制工具,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