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颡鱼杯状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颡鱼杯状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97255113_120424602/?pvid=000115_3w_a

近期,黄颡鱼养殖业遭遇杯状病毒病侵袭,导致大量鱼只死亡。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该病毒的病原特征、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帮助养殖户有效应对这一威胁。

病原特征与流行特点

黄颡鱼杯状病毒病的病原体是黄颡鱼钙质病毒(YcCV),属于小RNA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为35纳米,基因组为单链正链RNA,总长度7432个碱基对。

该病主要在春季爆发,珠三角地区则可能在春秋冬三季发病。适宜起始水温为18-25℃,最适温度为20℃。当水温低于15℃时,病毒传染性显著增强。各年龄段的黄颡鱼均可能感染此病,重症池塘死亡率可高达90%。急性发作期持续3-5天,慢性病例则可能持续一个月以上。


黄颡鱼养殖方法

症状表现

患病黄颡鱼会出现食欲减退、倒立游泳(头朝上、尾朝下)等症状,部分鱼只还会出现旋转或侧卧。随着病情发展,鱼体表面会变得光滑并开始脱落,下颌、鳃盖和口腔底部可见明显出血。虽然鳃部病变不明显,但部分鱼只的鳃上可发现少量环状蠕虫和轮状蠕虫。

诱发因素

  1. 春季气温回升,池塘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水平升高,影响鱼体健康。
  2. 冬春交替时节,天气变化剧烈,水温波动大,易引发气泡病等与氧气相关的问题。
  3. 高密度养殖环境下,特别是在低压和炎热天气下,易导致缺氧和应激。
  4. 使用高刺激性药物(如消毒剂和杀虫剂)会削弱鱼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预防与控制措施

  1. 水质管理:春季开始后,水质变化较大,建议使用维诺众养菌进行改底,以改善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平衡。
  2. 寄生虫防治:春季是寄生虫高发期,建议使用维诺驱虫清进行驱虫,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杀虫剂。
  3. 营养管理:选择优质蛋白饲料,科学合理喂养。春季过后,可在饲料中添加维诺甘尝味丹,以保护肝脏和肠道健康,促进消化吸收。

通过上述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黄颡鱼杯状病毒病的发病率,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