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霑:其实我都会抄歌……解密霑叔词曲背后的故事

创作时间:
2025-03-22 14:40: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霑:其实我都会抄歌……解密霑叔词曲背后的故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4/23/80239497_1131392556.shtml

黄霑,这位香港乐坛的鬼才人物,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幽默的性格,创作了无数经典歌曲。从《上海滩》到《狮子山下》,从《沧海一声笑》到《男儿当自强》,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本文将带你走进黄霑的音乐世界,解密这位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

《上海滩》的创作真相

关于《上海滩》的创作,一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据说这首歌的灵感来源于黄霑在厕所拉肚子时的突发奇想。然而,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据黄霑书房创始人之一吴俊雄博士介绍,当时电视台给了七天的时间给顾嘉辉和黄霑创作《上海滩》。顾嘉辉写曲用了六天半的时间,而黄霑当时还不在香港,身边也没有传真机。于是他们俩在电话的两边,一个哼着谱,一个记着谱,用了20分钟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首《上海滩》。

黄霑后来在电视采访中也提到,自己其实没去过上海,所谓的“浪奔浪流”也只是脑海里的想象。后来有机会去黄浦江一看,才发现根本没歌词那么波涛汹涌。

至于为什么有人说这首歌是在厕所创作,吴博士解释说,是因为黄霑真的有在厕所看书的故事。有一次在金庸的家里上厕所,发现马桶旁放了《资治通鉴》,于是就研读了起来,愈发觉得金庸的厉害之处,从此更为崇拜。于是后来的人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就有了厕所创作《上海滩》的误读了。

《狮子山下》的精妙改动

黄霑曾说,“其实谁写《狮子山下》都一样,都是围绕电视剧,围绕同舟共济这个主题,这是那一代香港人的共识。”但事实上,这首歌曲之所以成为香港的城市之歌,一定有其独特之处。

后来发现,《狮子山下》中间有一小段是曾经改过的,就是“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原来版本是“同耕耘,共找寻,人世乐园安居”。经过一改之后,就有一种跳出小家追求大家的感觉,不仅仅是找寻乐园安居,更要无所畏惧同舟共济去建造这座城市,一个小小的改动,足以见得霑叔的豪气。

而且大家会发觉,正式出版的歌词比起初稿,字的发音更契合乐谱。广东话词是很难写的,因为有六声九调,所以有些作词是较为“夹硬”变调来凑那个音的。霑叔也承认,自己没办法可以做到100%完全契合发音,只能再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创作中的“小聪明”

说到创作这件事,尤其是谱曲这件事,在展览上吴博士转述霑叔的话来说是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大体上,音域不要太大,跨度12个音就比较好。这就是你听之前的作品,基本上不会太难唱,贴合大众口味。还有一个就是要相似得来,又不要太相似,所以你会发觉那时候的歌总是朗朗上口但各有千秋。而80年代的香港唱片业是流水作业,讲求“快靓正”,速度是唱片工业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有一次霑叔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写十首歌,当他写到最后几首的时候,真的有点像我们突然灵感枯竭的感觉。

于是他耍了点小聪明,突然想起了黄爸爸以前教他唱的一首民歌《茉莉花》,于是把那句“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啊……啊”改一改,就变成了“旧梦不须记……”。

其实这不算抄,因为只是改动了第一句的旋律之后,就用相对格式化的设计把这首《旧梦不须记》续写下去了,用现在的话就是借鉴,甚至是致敬。在霑叔的歌词里,你会看到很多中国风的元素,无论是“沧海一声笑”,还是“男儿当自强”,吴博士在讲座中也说到,霑叔后来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文化融入到歌曲作品中,不过有成功的,也有开了文件夹就无结果的。譬如,他希望找音乐人重新为唐诗宋词谱曲,可惜最后的Demo都不尽人意,就没有继续做下去。不过,霑叔也有参与到邓丽君《淡淡幽情》这张纯经典诗词专辑的作曲工作,也算是完成过一点点。吴博士在讲座中说,有三首作品霑叔是很喜欢的,因为的确做得了经典和现代的融合,分别是白蛇传、柳毅传书以及杨贵妃的主题曲。可惜前面两个主题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出版,而杨贵妃主题曲作为TVB电视剧的OST,就广为传唱。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在此之前我就很喜欢杨贵妃的主题曲,也就是李蕙敏的《男儿再不负深情》。不夸张地说,那一刻我好像和霑叔的某种磁场对上的感觉。

霑叔离开我们有20年的时间了,我当年也只不过是读初中的少年,偶尔在TVB或者ATV的屏幕中看他主持,听他的歌。没办法在他最辉煌的时候与他同频共振。不过正如之前很多人都说过,真正的逝去不是生理上的死亡,而是这个人,这些作品被遗忘。只要有人还在听黄霑,他就活在我们的心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