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文斌:全方位加强陶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全国人大代表刘文斌:全方位加强陶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刘文斌提出建议,通过建立中国景德镇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数字展览馆、制作陶瓷技艺非遗纪录片等方式,全方位加强陶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刘文斌是全国人大代表,同时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二级)、民革江西省委会瓷画院院长。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为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刘文斌在陶瓷技艺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二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陶瓷技艺,厚植传统陶瓷工艺理论,致力于传统陶瓷工艺传承,成功摸索出一套提高现代陶瓷精细白胎的制作方法,并试制出能够提升陶瓷艺术作品烧制成功率和艺术效果的粉彩颜料。
近年来,刘文斌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围绕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主动对传统技艺传承进行研究。他定期与不定期多次深入社区、企业,通过现场走访、居民职工座谈、问题交流等多种方式,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传达精神、出谋划策。先后向江西省、景德镇市人大提交重视传统手工技艺活态传承、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建设、重塑陶瓷工匠精神等12件代表建议,多条建议得到政府部门采纳。
关于全方位加强陶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刘文斌建议采用“非遗5+”的形式激发中国传统文化新活力,具体包括“非遗+展馆”“非遗+数字”“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文旅”五个方面。同时,他建议通过纪录片的艺术性再现,让人们在工匠的指尖上、笔尖上了解陶瓷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多维度地展现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积累和沉淀出的艺术成果。
此外,刘文斌还建议基于非遗展览馆建立陶瓷文化非遗研学基地,培养非遗师资队伍,加强陶瓷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打通院校与研学基地之间的交流促进,为陶瓷技艺非遗传承培养更多的人才。他认为,文明的赓续既需要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让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