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华夏历法60年周期循环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华夏历法60年周期循环的秘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7/16/84654334_1127289637.shtml

导读:中国传统的60年甲子周期与天体运行规律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本文从月球运动周期出发,深入探讨了这一古老历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揭示了天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奇妙联系。

黄帝历开记天干地支的历法至今已四千余年。天干属于天上的干扰,地支是地上的支撑,10天干和12地支各自循环,取最小公倍数形成一个60年的循环:

上图乍一看,好像这60年顺位是古人用天干地支通过排列组合生成,但这种排列仅限于纯数理,并不能摆脱人为设定的事实。

60年一个甲子的周期和天地运行规律究竟有无关系?要搞清楚这一点,首先还得从离地球最近的月球入手。

月球绕地球公转是大家从小就熟知的常识。但这种公转放在日、地、月体系框架下看,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天体运动,原因有如下4点:
1、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黄道,因阳光偏黄色故名)不均匀;
2、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白道,因月光偏白色故名)不均匀;
3、黄道与白道平面存在5°左右的夹角;
4、地球公转、月球公转都存在进动(一种天文现象,就像转动中的陀螺,陀螺还会自动向前运动),地球的进动还导致地球存在以25800年为一个周期的岁差。

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在天文学上至少有以下5种:朔望月、恒星月、回归月、交点月、近点月。

1、朔望月,平均周期29.53059天。这是最常用到的一种周期,并且作为“阴历”标准,郑重纳入了中国农历这个人类历法史上的顶级头牌。通过日地月三者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朔望,视觉效果也十分明显。细节不赘述,大家自行研究。

2、恒星月,平均周期27.32166天。假定地球不动(以一颗遥远的恒星做参照系),月球绕地球刚好一整周的时间。由于月球公转的同时,地球还带着月球一起绕太阳公转,会造成初一的月球需要多转约27°才能再次到达日地之间,所以恒星月周期比朔望月短2.2天。

3、回归月,平均周期27.32158天。月球在天球上相对于黄道上春分点的位置周期。地球的进动导致春分点在黄道上缓慢向后移动,故回归月略短于恒星月。

月球的进动示意图

除上述常见三种周期外,还有两种更为重要的周期。先科普一下中国古代的占星术,其核心是“七政四余”。七政又名七曜,分别指日月和水(辰星)、金(太白星)、火(荧惑星)、木(填星)、土星(镇星)。日本至今依然保留着用七曜记录一个星期7天的习惯,从周日到周六分别是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和土曜日。

“四余”,是指月球绕地球在空间上的四个特殊点位:罗睺、计都、紫炁、月孛(音bei4)。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这就和交点月有关了:

4、交点月,平均周期27.21222天。由于白道、黄道平面存在倾角,两条轨道在天球上会呈现出相交的两个点:升交点与降交点。

升交点,四余中的罗睺(火余),又称北交点、龙头、月蚀,是吉星;

降交点,四余中的计都(土余),又称南交点、龙尾、日蚀,是凶星。

交点月在食的预测上非常重要,并不是只要月球在日地正中间的初一就一定发生日食,在日地外侧的望月十五就一定发生月食。决定食的关键还必须同时满足月球正好经过这两个交点。

(注:交点在黄道上移动一周的进动周期是18.61年。)

5、近点月:平均周期27.55455天。这是最后的大杀器。前文说到,月球轨道不均匀,是椭圆而非正圆,就必然存在月球运行离地球距离的两个极值:近地点和远地点。

近地点:四余中的紫炁(木余);

远地点:四余中的月孛(水余)。

(注:近地点绕地球的进动周期为8.85年。)

中国古占星术中,人出生时,四余这四个点,加上其他七曜相互间的相对位置不同,会对人的运势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占星术,晚出生一秒,天体间的角度都会变化,所以几乎找不出两个人完全一样的案例。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距离38.44万公里,近地点极值35.18万公里,远地点极值大于41.21万公里。这会产生如下三个影响:

1、在视觉上形成“超级月亮”。此时月球的视直径可比平常大最多17%。

2、由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波动,影响到地球的潮汐,这种波动差值最大可达37%。

3、组成人体物质的60~70%是水。从潮汐现象类比人体,近点月这种周期性的巨大影响力作用在人体上,尤其是代表阴性的女性,形成了特有的生理周期。有多少人注意过女性28天生理周期和29.53天朔望周期存在很大误差?基于我们的长期观察,一个身体健康、气血充盈的成年女性,生理平均周期在27~28天之间,非常符合近点月27.55天周期。这大概才是女性生理周期的真正秘密。

而这种超难度的周期,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发明珠算的天文学家刘洪就已经进行了精准测定,并记载在《乾象历》中。

大家切勿轻视这些天文数据,实在是因为它是理解我们最后结论的基础知识不得已而列之。

有了上述5个地月周期基础,我们总结出以下四大神奇规律——

**规律一:“超级月亮”的周期性

15个近点月周期:27.55455×15≈413.32

14个朔望月周期:29.53059×14≈413.43天

这为我们揭示了“超级月亮”也具有周期性,大约为413.4天。

**规律二:五运六气和12地支的天文规律

159个近点月:27.55455×159≈4381.17天

161个交点月:27.21222×161≈4381.17天

12个回归年:365.25×12≈4381天

12年是近点月、交点月和地球回归年(365.25)的最小公倍数,这和中医的五运六气、十二地支完美吻合(有机会再详述)。

规律三:日月食的“沙罗周期”(很不想用“沙罗”这样的洋化标签,能理解什么意思就行)

242个交点月:27.21222×242≈6585.36天

223个朔望月:29.53059×223≈6585.32天

交点月和朔望月的重合必然发生日月食,所以两种周期重合在一起揭示了日月食的重复规律,这就是“沙罗周期”。即,每经过18年11天8小时,日月食的发生会实现完全重复。如果再结合上近点月,则可以区分出日全食和日环食。

例如:2009年7月22日,很多国人亲历了南方长江流域发生的日全食。那次日全食从观察时间、覆盖地域来看足够完美,堪称世纪日全食。经过一个沙罗周期,到2027年8月2日,这场日全食将再次重复,只是日食带已不再覆盖长江流域。

**规律四:60年一个甲子循环的奥秘

根据“超级月亮”和一个地球年的周期,我们发现:

60个地球年:365×60=21900天

53个超级月亮周期:413×53=21889天

这意味着:某一个时刻的日、地、月三者相互间的状态,经过60年后刚好实现重复,更不用说5个木星周期和2个土星周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震精的发现。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为什么60年不是天干地支人为的设定,恰恰相反,正是结合了这些上述这些周期才最终推演出来的结果。

不仅如此,如果再深入研究上述规律,我们甚至可以揭秘《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男性8年和女性7年一个周期的终极天机,这就得另外再专题论述了。

月球直径只有太阳的400分之一,和地球距离正好也比太阳近400倍,导致可以正好形成完美的日全食;月球作为卫星,其体积相比主星出乎意料的大,在太阳系中是唯一的异类,靠地球的引力捕获很难自然形成……

各种这样的巧合,如果再结合华夏上古史关于月球的诸多传说、大洪水起源等等,我们几乎可以确切地认定:月球绝非地球天然形成的卫星,而是一艘远古飞船,靠一种神秘的、不可描述的力量,刻意放置在目前的这个轨道位置,以形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天地间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规律,以适合人类生存进化,时间大概在一万年前。不仅如此,月球内部可能存在非常先进的飞行装置,对其轨道时刻进行微调,目的当然还是确保既定的轨道“符合设定”。

只是这种规律,又被我们巨牛无比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来,近代被西方人进行了全盘抄袭。当然为了绝对的zz正确,这种抄袭对西方人来说纯属基操勿6,诸位也就不必大惊小怪,好好思考如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