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茉莉花》歌词的赏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茉莉花》歌词的赏析

引用
百度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3817113401539059.html

《茉莉花》是一首广为传唱的中国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这首民歌以其独特的五声音阶曲调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拥有流畅的旋律和匀称的结构。江浙地区的版本为单乐段的分节歌,音乐结构均衡,却也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句尾运用切分节奏,使得整首歌显得轻盈活泼。

《茉莉花》的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情感细腻。乐声中蕴含着刚劲与激情,飘动中又显坚定。歌词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展现了少女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爱花惜花、怜花的情感。茉莉花开的季节,满园飘香,少女们欲采又舍不得采的美好心愿,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民歌旋律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早在道光年间,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便收录在《小慧集》中。这种曲调是在明代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各地语言、风俗等因素影响,衍生出多种风格的“同宗民歌”,在各省流传。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一位民间艺人口中的《鲜花调》。他将原歌词中三种鲜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并对歌词顺序做了调整,将“奴”改为“我”,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皆宜的语句。对原曲的头尾也做了改动,加入了“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这首民歌曾在中国及国际舞台上多次演出,包括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它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