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害虫:黑尾叶蝉的识别与防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稻害虫:黑尾叶蝉的识别与防治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5sn.cn/Wechat/Index/showDiseasesN/diseId/7057
简介
黑尾叶蝉(学名:Nephotettix bipunctatus,Fabricius)属于同翅目、叶蝉科。这种害虫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江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发生较多。它是国内稻区的重要害虫,不仅直接危害水稻,还能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和黄萎病等病毒病。
为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均能危害水稻,若虫主要群集在水稻茎秆基部,用针状口器刺吸营养液,破坏输导组织,使稻株呈现许多棕褐色斑点,影响正常生长。严重时,稻茎基部会变黑,后期出现烂秆倒伏现象。此外,黑尾叶蝉的危害还会助长菌核病的发生。在水稻抽穗、灌浆期,成虫和若虫也会从穗部和叶片上取食。
发生规律
- 世代:河南、安徽每年发生4代,江苏、浙江、四川5代,福州、广东7~8代。由于成虫产卵期长,田间各世代有明显的重叠现象。
- 越冬:黑尾叶蝉主要以若虫和少量成虫在绿肥田、冬种作物地、休闲板田、田边、沟边、塘边等杂草上越冬。
- 时期:在国内许多稻区,如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等地,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全年发生高峰期,主要危害单、双季混栽稻区的迟熟早稻和中稻的灌浆期;单季稻区的单晚分蘖期;双季连作稻区的连早后期,晚秧田和连晚分蘖期。随着早稻黄熟收割,成虫会迁移到晚稻秧田和早栽晚稻本田,这是黑尾叶蝉一年中的第二次迁移期,并将早稻病毒传给晚稻,其迁移高峰期是7月中下旬早稻大收割的时候。
- 气候:冬季少严寒霜冻,春季气温偏高,降雨量较少,有利于黑尾叶蝉安全越冬,增加越冬基数。3~4月气温偏高年份,能加快越冬若虫发育进度,提高羽化率,增加有效虫口基数,为其大发生奠定基础。一般自6月份气温稳定上升后,虫量显著增多,至7~8月高温季节,发生量达到最高峰。夏秋高温干旱年份有利于黑尾叶蝉的大发生。
- 栽培:单、双季混栽稻区,黑尾叶蝉发生量大,危害重;单季稻区发生最轻。一般水稻早栽、密植、肥多稻株生长嫩绿、繁茂郁闭,小气候湿度增大,有利于叶蝉的发育繁殖。一般糯稻重于粳稻,粳稻又重于籼稻。
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4.5~6mm,黄绿色。在头冠二复眼间有一黑色横带(亚缘黑带)。前翅鲜绿色,雄虫翅末1/3处为黑色,雌虫翅端部淡褐色(亦有少数雄虫前翅端部呈淡褐色)。雄虫胸、腹部腹面及腹部背面全为黑色;雌虫腹面淡褐色,腹部背面灰褐色。
- 卵:长椭圆形,微弯曲。初产时乳白色,后由淡黄转为灰黄色,近孵化时出现2个红褐色眼点。
- 幼虫:黄白色至黄绿色。若虫共5龄,第3龄前体两侧褐色,第3龄后出现翅芽。
生活习性
- 成虫:成虫性活泼,白天多栖息于稻株中、下部,早晨、夜晚在叶片上部为害。在高温、风小的晴天最为活跃,在气温低、大风暴雨时,则多静伏稻丛基部或田埂杂草中。成虫趋光性强,并有趋向嫩绿的习性。成虫寿命10~20多天,越冬期可长达100多天。成虫羽化后一般经7~8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叶鞘边缘内侧,少数产于叶片中肋内,产卵时先将产卵器伸到叶鞘和茎秆间的夹缝里面,再在叶鞘的内壁划破下表皮,卵产在表皮下,所以在叶鞘外面只看到卵块隆起,而没有开裂的产卵痕。卵粒单行排列成卵块,每卵块一般有11~20粒卵,最多有卵30粒。
- 幼虫:多栖息在稻株基部,个数在2个片或穗上取食,有群聚习性,一丛稻上有10多只乃至数百只,茂密、荫郁的稻丛上虫数最多。若虫共5龄,2~4龄若虫活动力最强,初龄和末龄比较迟钝。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选用高产抗虫品种,是防治虫害最有效的措施。冬、春季和夏收前后,结合积肥,铲除田边杂草。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避免混栽,减少桥梁田。加强肥水管理,避免稻株贪青徒长。有水源地区,水稻分蘖期,用柴油或废机油15千克/ hm2,滴于田中,待油扩散后,随即用竹竿将虫扫落水中,使之触油而死。滴油前田水保持3mm以上,滴油扫落后,排出油水,灌进清水,避免油害。早稻收割后,也可立即耕翻灌水,田面滴油耕耙。
- 物理防治:黑尾叶蝉有很强的趋光性,且扑灯的多是怀卵的雌虫,可在6~8月成虫盛发期进行灯光诱杀。
- 药剂防治:大田虫口密度调查,成虫出现20%~40%,即为盛发高峰期,加产卵前期,加卵期即为若虫盛孵高峰期。再加若虫期1/3天数,就是2、3龄若虫盛发期,即药剂防治适期。此时田间如虫口已达防治指标,参照天敌发生情况,进行重点挑治。早稻孕穗抽穗期,每百丛虫口达300~500只;早插连作晚稻田边数行每百丛虫口达300~500只,而田中央每百丛虫口达100~200只时,即须开展防治。病毒病流行地区,早插双季晚稻本田初期,虽未达上述防治指标,也要考虑及时防治。施药时田间要有水层3mm,保持3~4天。农药要混合使用或更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5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 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剂1 000倍液。
热门推荐
个人防护知识培训
NASA航拍地球夜间灯光分布图 陆地沐浴在灯光中
全球固态电池商业化提速
看一眼“成交量”就明白了,这种情况是主力在吸筹,别傻傻卖出了
碳纤维3D打印机结合金属粉末实现高强度3D打印
瑞银:AI热潮带动中国台湾百万富翁增长,但大部分人不太可能从AI热潮中受益
突然反胃想吐怎么回事
黑丝带飘扬:携手共绘艾滋病防治的希望篇章
“亚洲股神”李兆基谢幕:从1000港元到万亿帝国的商业神话
如何准确地估算一个建筑项目的造价
老年人春季养生指南:从饮食到运动全方位呵护健康
r谷氨酰基转移酶高怎么回事,怎么办
做菜到底该选哪种油?两招教你健康吃油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解析
辐射4人力资源怎么玩
苹果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与作用
市场洞察力包括哪些核心要素?
秦代服饰制度:开创性规范展现古代华夏风采
AI与语音识别:在录音中寻找准确内容的最佳实践
泼水伤害是否构成犯罪:探讨泼水行为的社会影响与法律问题
Psychol Bull:共情影响因素框架及其在共情提升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蚁姓的起源与分布:潮汕文化的独特代表
眼睛黄斑病变的重性如何?了解其影响及治疗方案
咨询顾问是做什么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有哪些
名曲《九儿》感人的音乐故事及主题
国漫崛起之路:从剧情到文化底蕴的全新体验
401k是什么?美国退休投资计划全解析,助你抓住税务与增值机会
奇富科技:自研中文语音识别系统“QiFree”取得突破
著名时间管理专家:如何避免在互联网上浪费时间?
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GNSS位移监测仪提升监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