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扫描、超声波、CT和MRI有什么不同?
肝纤维化扫描、超声波、CT和MRI有什么不同?
肝纤维化扫描、超声波、CT和MRI是常见的肝脏检查方法,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检查方法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
较初步的检查:肝纤维化扫描 vs 超声波
首先,我们可以将这四种检查分为两类:肝纤维化扫描和超声波属于较为初步的检查,市民也相对容易接触,它们的检查过程很相似,都是用仪器探头在腹部肝部来回扫描,但功用有所不同:
肝纤维化扫描比较专门,它本是专门用于检查肝硬度(包括轻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超声波检查不能准确检测出肝纤维化,但用途更加广泛,不限于肝脏,能够检测内脏器官结构,也能看到肿瘤。
只论检验脂肪肝,肝纤维化扫描比较敏感,能检测出较轻度的脂肪肝。
超声波显示图像,供医生根据图像估算肝情况,不同医生的推论可能有所差异;肝纤维化扫描以数字显示肝硬度和脂肪肝程度,较为客观。
形象地理解,超声波是“通才”,用途广泛;肝纤维化扫描是“专才”,更加敏感地检查肝硬度和脂肪肝。因此,有时超声波检查结果怀疑有脂肪肝或肝纤维化的人士,会再以肝纤维化扫描跟进,以求确认肝损伤的程度和脂肪含量。
较“进阶”的检查:电脑扫描(CT)和磁力共振(MRI)
相对而言,电脑扫描和磁力共振比较“进阶”,一般市民通常不会轻易用来自检肝脏。它们都是影像检查:也就是用机器“照出”身体内部的图像。原理上,电脑扫描利用X射线,生出详细的断层切面图像;磁力共振则利用强磁场和电波扫描身体,生成立体影像,能够更详细掌握身体组织的三维立体结构。它们都能提供非常清晰的器官、骨骼或肌肉组织内部的影像,让医生察看检查部位的病变。
一般来说,动用电脑扫描和磁力共振检查肝脏,可能是怀疑有肝肿瘤、囊肿、血管或其他组织(尤其是软组织)结构异常,需要非常精确的肝脏图像来诊断。
为什么我们不会轻易动用电脑扫描或磁力共振?
最直接的原因是:无论对医护人员还是病人来说,电脑扫描和磁力共振花费更多的工夫,可以看看下面的示意图,肉眼可见,它们的仪器庞大也复杂得多。
单是仪器庞大并不代表什么,想想你的手机已经比“牛龟咁大部电脑”功能更卓越了。但事实上,电脑扫描和磁力共振的确设备成本较高,检查过程和操作较复杂,生成影像和轮候的时间更长,对受试者的限制和可能的副作用也更多[1]。俗语有说“杀鸡不用牛刀”,所以较初步的肝脏检查,我们会优先选择超声波或肝纤维化扫描,当比较简单方便的检查已经足够检测疾病,又何需小题大做呢?
总之,肝纤维化扫描是一种主要用来测量肝硬度,推算是否有肝硬化、评估肝脏受损程度的专门检查。在检测肝硬度上,它比超声波专门,同时比电脑扫描和磁力共振价格相宜、简单方便:这就是肝纤维化扫描独一无二的地方了。
注释:
[1]例如电脑扫描使用X射线,可能对患者产生较高的辐射暴露,而磁力共振则可能对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产生不适反应,也有些人可能对磁场的影响或机器中的挤迫感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