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西汉政论家与文学家的典范
贾谊:西汉政论家与文学家的典范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他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理论闻名于世,与屈原并称为"屈贾"。其主要著作包括政论文《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物生平
贾谊出生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他少年时期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十八岁时以善文闻名于当地。汉高后五年(前183年),他被河南郡守吴公召至门下,深受器重。在贾谊的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著,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
汉文帝时任博士,后迁升为太中大夫。但由于受到大臣周勃、灌婴的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因此后世也称他为贾长沙、贾太傅。
思想
西汉初年,儒生陆贾与叔孙通等人提出了用儒家治国的设想,但因当时尚有干戈、四海未平,高祖刘邦并未能将这一设想付诸实践。贾谊冲破了文帝时道家、黄老之学的束缚,将儒家学说推到了政治前台,制定了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蓝图,得到了汉文帝的重视,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文学成就
贾谊的著作主要有两类:散文和辞赋。他的散文以政论文为主,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历史评价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著有《新书》十卷。其散文在西汉政论散文中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
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贾谊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鲁迅称其为"西汉鸿文",体现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