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科学城:AI风暴来袭!
松山湖科学城:AI风暴来袭!
5月25日至26日,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院士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在东莞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具身智能”领域,邀请近40位院士专家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及应用场景,标志着松山湖科学城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AI产业布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创新引擎,松山湖科学城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在智能装备领域,以李群自动化、盈动高科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快速崛起;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东莞拥有163家规模以上企业,约占全国总量的10%;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奥普特等企业已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XbotPark机器人基地已成为孵化硬科技企业的摇篮,目前已有70多家科技企业从这里走出,存活率高达80%。这些企业涵盖了机器人、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为松山湖科学城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研实力:大院大所汇聚创新资源
松山湖科学城不仅在产业布局上走在前列,在科研实力方面也持续发力。目前,科学城已集聚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构建起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的创新生态体系。
在人工智能研发力量方面,松山湖拥有华为运动实验室和松山湖运动控制精密测量实验室2大专业实验室,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东省智能终端工业设计研究院和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3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科技学院等4所高校。此外,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于今年9月开学,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也在加紧建设中。
未来展望:打造大湾区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新高地
《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共识》为松山湖科学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共识提出,要加大多模态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等交叉学科研究的投入力度,大力研发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集成大模型的智能制造体系,同时加强医疗具身智能大模型研究,拓展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此外,共识还强调要从“政产学研金服用”全方位协同发力,布局具身智能新赛道,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构建多元可持续的具身智能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协同发展机制。
随着这些举措的逐步落实,松山湖科学城有望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新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