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获得丰富科学成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获得丰富科学成果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hina.zjol.com.cn/202209/t20220919_24817639.shtml
国家航天局9月18日消息,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
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
图1 祝融号着陆区撞击坑、凹锥、沟槽和脊状地貌图。(国家航天局提供)
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图2 祝融号在着陆区发现富含含水矿物的板状硬壳岩石及其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国家航天局提供)
结合相机影像和火星车移动车辙等信息,发现着陆区土壤具有较强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
图3 祝融号着陆区的火星地质特征和岩石。(国家航天局提供)
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有关成果已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此外,科学研究团队还利用天问一号探测数据,在火星表面岩石密度与地表侵蚀程度的关系、近火空间环境中离子与中性粒子分布情况,以及火星重力场等方面,获得了一批优秀的科学成果。
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持续积累一手科学数据。
本文原文来自浙江在线
热门推荐
心态阳光的句子40句
绿茶中含有多少咖啡因?
2025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和同事组成团队氛围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深入探究
怎么评估汽车技术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2025年选择职业学校专业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诺维奇vs西布罗姆维奇:伤停分析与比赛预测
有机合成助理研究员的职业出路和发展前景
“中船系”千亿元重组预案公布 中国船舶将成我国规模最大船企
鸭蛋、鹅蛋的营养价值比鸡蛋高吗?
武功河滩古会: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盛宴
我国医疗保险行业分析:医保谈判释放积极信号 基金收支平衡仍有诸多困难
水瓶座与狮子座的星座配对:爱情、友情与兼容性分析
贾宝玉的八字命理解读为何能揭示其自传的秘密
手机屏幕碎了充电会爆炸吗?专业解答来了
新能源电动车冬季充电注意事项:避免这些误区保护电池!
白酒基础知识扫盲:12香型风味各不同,喝过5种就算是老酒客
MECE是什么?含义、具体案例与使用方法详解
变频与不变频微波炉大比拼:哪个更适合你?
什么是射频?微波?毫米波?
子时出生的人
为何你总是遇人不淑?也许跟“它”有关
终极旅行数据使用指南:在旅途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连接能力
秋天上火?来一杯菊花茶
美国留学期间加入兄弟会有什么好处
成都打造青年社交场景,助力青年友好城市建设
A股分红创新高:平均每家5.8亿元 银行最慷慨
福建嵛山岛全攻略:探寻中国最美的海岛秘境
西方哲学的灵魂探寻与价值观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