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菲茨、米尔斯坦、梅纽因......这是你必须要了解的六位小提琴大师!
海菲茨、米尔斯坦、梅纽因......这是你必须要了解的六位小提琴大师!
小提琴演奏家众多,但能被冠以“小提琴大师”之名的却寥寥无几。他们不仅要有超凡的演奏技巧,更要有深远的艺术影响力。本文将为您介绍六位被公认为“小提琴大师”的演奏家,每位都足以震撼整个小提琴乐坛,并被后辈视为偶像。
海菲茨(Jascha Heifetz)
被誉为“小提琴帝王”的海菲茨无疑是小提琴界的王者。他的演奏技巧无人能及,无论是右手运弓还是左手滑指,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演奏风格自由奔放,能够完全摆脱技术的束缚,在音乐的自由王国中尽情驰骋。
推荐专辑:《小提琴帝王海菲茨展技作品集》
这张专辑收录了《流浪者之歌》、《哈瓦奈斯》、《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卡门幻想曲》等15首古典名曲。经海菲茨演绎,这些通俗的炫技小品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很多曲目后世的小提琴家都不愿再录,以免与海菲茨无与伦比的录音相比。
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
米尔斯坦被誉为二十世纪唯一能与海菲茨匹敌的俄系小提琴家。作为海菲茨的同门师弟,他在超过半世纪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极高的演奏水准。他是一位自信的、如工匠般的演奏家,拥有柔滑的音色、精湛的技巧和时尚的措辞。他尤其擅长演奏大型小提琴作品,尤其是大量的经典协奏曲,其演奏精彩、生动且令人振奋。
推荐专辑:《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米尔斯坦对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演绎可说是一种富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典范,特别是对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公认为是最具正宗俄罗斯味道的演绎。另一首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米尔斯坦和阿巴多的演绎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鉴。
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
奥伊斯特拉赫是“歌唱性”最强的代表之一,演奏温厚而诚挚,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和谦逊。他的演奏曲目极广,尤以对俄国近代音乐的推广不遗余力,其深不可测的情感内涵,将蕴含在俄罗斯民族内心的独特感受完整传达。
推荐专辑:《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名家经典作品集》
这张专辑囊括了他从1954年到1962年的LP录音而成的经典录音作品,重制为DG传奇“大禾花”系列唱片后再推出。奥伊斯特拉赫从不标新立异,但却永远独特。这位二十世纪难得的小提琴巨星在这里演出最适合他的协奏曲曲目,并与他同样身份小提琴演奏家的儿子伊戈尔·奥伊斯特拉赫一起在巴赫协奏曲中进行了亲密对话。
梅纽因(Yehudi Menuhin)
梅纽因是罕见的神童,也是埃尔加口中:“我见到过的最了不起的音乐人才”。在其漫长的演奏生涯中,演奏曲目几乎囊括从古典到现代的所有小提琴曲目,被称为小提琴音乐“权威的诠释者”,足迹也遍布世界各地,为世人带来无穷的艺术享受,演奏技术也获得同行的高度认可。
推荐专辑:《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灌录这张专辑时,梅纽因50多岁,正值演奏炉火纯青年代,而肯普夫则比梅纽因年长21岁,此时正是他历经磨砺后,声誉日隆的时期。曲目收录有题献给萨利耶里的一到三号(第一期)、第二期的四、五号两首(为富利斯伯爵而写,而第五号就是最为著名的“春天”),以及贝多芬根据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中“伯爵若要跳舞”主题而作的12段变奏曲与一首《G大调钢琴和小提琴回旋曲》。
上世纪70年代的模拟录音技术已经很成熟,录音很真实地再现了梅纽因的小提琴发音特色,与钢琴完美交融,如今,模拟录音转换成数字格式之后,亦很完美地保留了原录音中的平衡感和乐器发音的本色。
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
阿卡多被誉为“当代帕格尼尼”,他以演奏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闻名,对音色与音质的处理,体现了纯正的意大利风格,沉稳、雍容大度,富于自然醇美的音乐性。
推荐专辑:《魔鬼的颤音》
这张人手一张的HIFI试音天碟《魔鬼的颤音》曾高居《CD圣经》榜首。曲目精选1975至1977年阿卡多演奏帕格尼尼小提琴曲的选段,举凡有名的作品均在其中,如《钟》、《第24号小提琴随想曲》、《第5号小提琴随想曲》等一共12首。灌录本辑时,正是阿卡多艺术生涯的巅峰期,演奏灵活生猛,很有点火气,他的技巧出神入化,举凡跳弓、滑弦、顿弓、颤音、擦弦、双泛音等小提琴的炫技,俱在名琴相佐之下,绽放天碟效果。
帕尔曼(Itzhak Perlman)
帕尔曼的伟大不仅因其拥有过人的演奏技艺,更因其能够克服自身的缺陷,从而创造辉煌。他的演奏音色柔亮璀璨,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既精湛且精准,再艰涩的技巧对帕尔曼来说都不是问题。面对作品,当小提家还在为如何诠释伤脑筋时,帕尔曼的演奏早已直指音乐表现的本质。他似乎有种天生的本领,透过精准、完整的诠释,呈现作品原本的形式与内涵。
推荐专辑:《舒曼巴赫勃拉姆斯作品集》
这份名演录是帕尔曼与阿格里奇继1998年后,时隔18年的再度合作,也是两人第一张共同在录音室录音的专辑,由华纳古典出品,有着绝对的质量保证。从选曲到录制都非常严格、慎重,兼具深度与艺术价值,涵盖了巴赫、舒曼、勃拉姆斯的著作,从巴洛克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为的就是不辜负双方的努力以及乐迷的期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中的收录曲并不全为录音室录制,舒曼《a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Op.105是两人于1998年在萨拉托加表演艺术中心的现场录音,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其余作品皆为录音室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