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05A0334300

秦灭六国,以中央一元化帝制取代分层封建制,完成军事、政治统一。但在治国理念上,秦变周"敬天保民"为根基的礼制,转为刚性手段,激起民怨而亡。汉承秦制、袭帝制的同时,纳封建制以缓和矛盾,将军国征服型帝制变为集中管理型帝制,奠定两千年帝制王朝的根基。

从封建到大一统的历史脉络

韩昇教授的《从封建到大一统:〈史记〉中的历史中国》一书,通过对《史记》的深入研究,清晰地勾勒出了从封建到大一统的历史演变过程。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共九章,上编七章按《史记》的时间轴展开,纵向梳理政治进程;下编两章则以空间为轴,从自然、社会角度切入《史记》。

书中指出,"封建"是指春秋前以封邦建国为表相,将权力与义务分层的结构模式。西周确立了农耕民族国家的生产方式,以礼制为标准,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民族认同性与融合原则也确定下来。从封建到大一统的转变,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为富国强兵进行集中资源的变法,改变权力分层的封建,形成集权的中央,成为大一统帝制的滥觞。

秦灭六国,以中央一元化帝制取代分层封建制,完成军事、政治统一。但在治国理念上,秦变周"敬天保民"为根基的礼制,转为刚性手段,激起民怨而亡。汉承秦制、袭帝制的同时,纳封建制以缓和矛盾,将军国征服型帝制变为集中管理型帝制,奠定两千年帝制王朝的根基。

创新性的研究方法

韩昇教授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创新性的方法:

  1. 对经典史料的解读推陈出新:通过对鲧禹父子治水的讨论,揭示出从鲧到禹华夏控制区域扩大的进程,使旧史料焕发新生机。

  2. 多学科互证的交叉研究:吸纳遗传生物学、分子人类学等前沿学科的成果,利用基因检测从现代科学角度验证华夏由多部族融合而成的史实。

  3. 中外对举的比较方法:将周农业文明与西方航海游牧文明对比,指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源于"后会无期/有期"的处事方式不同,衍生为规则性与思维模式的差异。

《史记》的历史价值

《史记》建立了中国正史的编撰体例:既在时间轴线上说清历史推演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在空间轴线上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关联。《史记》建构了后世文化传统的历史基础:人文始祖黄帝、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易姓革命"的正义性、宗法制度的天下一家观念、"以夏变夷"的民族融合道路……

《史记》记载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全部依次上演,司马迁从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感悟的深刻道理,正是理解中国的重要启发。

复旦大学历史系韩昇教授,结合多年研读心得,从时间和空间两条轴线展开《史记》的历史记述:在时间的轴线上,展开从早期部族向国家的进化、从封建制向专制帝制的政治形态转变;在空间的轴线上,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讲述山川地理、风俗民情和各个社会阶层的样貌以及历史变迁中的各色人等。通过对每一个重要节点的探讨,带领读者把握历史演进的脉络与法则,进而从中理解影响中国人行为与思维的基本要素,理解传统发展的轨迹,并对未来有理性的前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