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糖分真的没有危害吗?持续下去没问题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限制糖分真的没有危害吗?持续下去没问题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1841671207_6dc5ac2702701rh8w.html
限制糖分饮食作为一种流行的减肥方法,其效果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近期,一位曾患有糖尿病并长期实践限制糖分饮食的记者因心功能衰竭去世,引发了人们对这种饮食方式的担忧。本文将从科学角度探讨限制糖分饮食的利弊,并提供安全实用的建议。
限制糖分饮食的历史与发展
限制糖分饮食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医生Robert·Atkins提出“肥胖主要由糖分(碳水化合物)引起,应控制每日糖分摄入量”的理论。这一理论随后在欧美国家推广,被称为“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
限制糖分饮食的科学原理
为什么限制糖分摄入能减肥?
葡萄糖是生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当饮食中糖分摄入不足时,体内储存的中性脂肪会分解成脂肪酸和酮体以供能,从而促进脂肪燃烧。
糖分的分类
- 单糖类和双糖类:如砂糖中的蔗糖、水果和蜂蜜中的葡萄糖及果糖,易被人体吸收,可快速提升血糖。
- 多糖类:主食中的淀粉质,消化吸收较慢。
限制糖分饮食的效果与风险
优点
- 短期内体重下降快:与限制热量饮食相比,每周、每月体重下降速度更快。
- 改善血糖水平:餐后血糖值不会上升,糖尿病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
- 调节血脂:有助于改善血液中的脂质状态,自然降低食欲。
缺点
- 增加死亡风险:长期研究显示,严格限制糖分饮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等死亡风险。
-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缺乏。
- 肌肉流失:过度依赖酮体供能会分解肌肉蛋白质。
- 肠道健康受损:碳水化合物是肠道细菌的重要食物来源,长期缺乏会影响肠道健康。
专家建议与安全指南
代表性书籍推荐
- 《去掉主食糖尿病变好》:江部康二提倡从“限制热量饮食”改为“限制糖分饮食”。
- 《正确了解限制糖分饮食》:总结限制糖分饮食和限制热量饮食的比较研究。
- 《限制糖分的真相》:提倡每日摄入适量糖分(40g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减肥法”。
- 《Ketogenic Diet》:斋藤粮三提倡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和必要量的碳水化合物。
安全实施建议
- 短期严格限制:建议2-4周为一个周期,最长不超过一个月,之后需医生评估是否继续。
- 长期宽松限制:适用于需要控制体重或糖尿病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特殊人群慎用: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科学研究数据支持
- 希腊研究:5年追踪23000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35%的人群死亡率高出1.7倍。
- 瑞典研究:16年追踪43000名女性,极端限制碳水化合物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脑梗塞发病率升高相关。
实用建议
- 短期减重者:可尝试1个月左右的严格限制糖分,之后转为宽松限制。
- 长期控制者:建议采用宽松限制糖分法,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限制糖分饮食虽能短期内有效减重,但长期实施需谨慎。建议在专业指导下,结合个人健康状况,科学合理地调整饮食结构。
热门推荐
王之涣《登鹳雀楼》:盛唐经典,千载传诵
别在朋友圈炫耀这些东西,小心别人眼红你
在社交场合中守好界限:如何应对敏感话题
人工智能革命性突破:跨模态大模型“白泽”成功学会藏语!
正面管教:高情商育儿的科学指南
高情商:远离焦虑抑郁的金钥匙
冬季打卡!湛江到海口的高速客轮联运攻略
婺源油菜花,春天的金色盛宴
婺源油菜花海,春日限定美景不容错过!
探访桃花潭:诗意古镇的千年风韵与现代困境
李白与汪伦的神仙友谊:一段跨越千年的佳话
汪伦:用智慧和诚意追星的唐代“头号粉丝”
李白与汪伦的千年友谊:一首诗见证的纯真情感
化学小知识:了解酸的种类和用途!
酱猪蹄怎么做才好吃?只需三种料,猪蹄又香又入味
春节假期单身如何逆袭?提升自我攻略
广西钓鱼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与创新
春节催婚季:如何优雅应对“何时结婚”?
过年单身焦虑?来看看单身人士的自救指南吧!
春节催婚大作战:如何优雅应对父母的“爱的逼迫”?
交通事故后如何进行法律维权
用日记治愈内心:一个简单却强大的情感疗愈工具
王冕梅花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寒冬里的坚强:梅花的传奇
梅花背后的故事:从调味品到文化符号
上海出发5.5小时,邂逅江岭最美油菜花海
纳兰性德的伤感诗词:让你秒变朋友圈文艺咖
伤感文案:治愈你的孤独时刻
明星伤感文案背后:社交媒体时代的明星与粉丝关系
第一次坐飞机,这些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