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为何急着“抢人”?
济南,为何急着“抢人”?
近年来,济南在人才引进方面动作频频,从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到推出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一系列举措背后,折射出济南提升省会首位度的迫切需求。本文将深入探讨济南“抢人”战略的背景、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
济南“抢人”行动持续升级
据“济南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1日,济南举办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推出2.6万个岗位。往前追溯一年,济南还推出了首届海右人才节,涵盖5大类206场活动。
济南对人才的渴望由来已久。2020年,济南率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数年来当地人口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末,济南常住人口已达943.7万人。
济南吸引人才的优势与挑战
此次济南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动员了150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按产业和行业划分12个专区,覆盖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金融行业等领域。这些领域也正是济南当前的四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济南在人才政策上频频发力。2022年,济南出台含金量颇高的人才政策“双30条”,当年获评“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2023年,济南又举办首届“海右人才节”,并再度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图源:图虫
有观点认为,此举不仅能减少人口外流,还能推动人口流入甚至拉动楼市。诚意和努力兼备,济南收获颇丰。过去两年,济南全市新增青年人才年年突破10万人,2023年底,当地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78万人。
过去10年间,济南全市常住人口增量也高达243.8万人,其中包括2019年莱芜并入济南带来的近百万人口。从另一个维度看,济南吸引人、留住人的能力依旧突出。南方周末研究院近期发布的《57城市民引力榜2023》显示,济南市民引力居于榜首,其后两座城市是郑州、南宁。
强省会战略下的济南发展
频频推出抢人大招背后,是济南强省会战略的迫切需求。专家表示,很长一段时间,济南的省会首位度在全国处于垫底位置,同省的青岛在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都呈现赶超之势。这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共性。沿海省份中的沿海城市,早前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下获得高速发展,经济水平一度趋近甚至赶超省会城市。
图源:图虫
在这样的背景下,济南重视人才引进,为的是赋能新兴产业,以及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做强产业,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强省会目标。近年来,济南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力发展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从数据来看,济南“工业强市”战略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济南全年GDP为12757.4亿元,比上年增长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第二产业呈引领态势,制造业拉动作用突出,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分别达133.3%、21.2%,光伏电池、集成电路原片产品产量也均成倍增长。
济南强省会之路的未来展望
专家认为,济南能在激烈竞争中取得较好成绩,不仅在于给予人才大量真金白银的支持,还重视提高用人单位用人积极性,实现产学研融合。比如近年济南推出的人才政策“双三十条”中,制定高度细化的人才分类标准,对于引入人才及其家属配备一系列安家置业方案,推进各类科研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并对聘用人才的单位给予多方位支持和鼓励。
不过专家也指出,济南不仅要通过优惠政策把人才招进来,还要让来这里的人才有保障、有发展空间、能挣到钱,这样才能实现更高的回报率。要实现这一过程,关键在于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好“店小二”,打造或引入高质量的人才服务队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图源:图虫
人口之外,专家认为,济南要打造强省会,优势在于较强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基础。具体来看,山东本就是我国的工业重镇,济南及其周边淄博、泰安、德州也都具备较好的工业基础,近年这些地区也在共同推进都市圈建设,发挥济南引领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分工合作。而且济南高校众多,也意味着较好的科研实力和庞大的人才储备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到济南发展时,人们常常将其与青岛进行比较,后者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更胜一筹,有时会让济南陷入尴尬境地。不过专家认为,与其单纯比较谁强谁弱,不如是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开展分工配合,比如青岛的优势是对外经济合作,济南的优势是科研实力较强,二者互相合作、取长补短,还将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