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特别监管筑牢立体安全网——记“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建设”试点项目

创作时间:
2025-03-23 15:12: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特别监管筑牢立体安全网——记“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建设”试点项目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10801

“特别监管区,让船舶特别安全!”谈起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建设两年后的感觉,一位靠泊广州港码头的船员感叹道。

两年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受航道复杂多变、船型吨位多样、通航流量较大、气候海况较差、交通规划欠优化、安全监管多头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和治理体系已难以匹配发展需求,航运枢纽作用发挥受掣肘,固有安全风险突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两年时间过去,安全形势从“严峻”到辖区环境让船员感觉“特别安全”,秘诀是什么?

落子成局 通航“特别规划”

“珠江口航道水域有限,实际不足70平方公里,锚地面积不足500平方公里。随着码头和跨江桥梁不断建设,自然通航水域被逐渐压缩。”在《珠江口水上安全管理创新研究》一书中,广东海事局直指问题关键。

在有限中发掘无限可能,需要充满创意的实干家。广东海事局系统评估珠江口通航功能水域现状,形成《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通航功能水域评估报告》,明确提出珠江口通航功能水域优化建议。

“棋局”启动,重在规划与谋划。针对16个复杂水域和交通流交汇区造成船舶转向点多、交通流纵横交错等交通态势,和未能实现大小船分道通航等问题,广东海事局在航路完善方面“落子布局”,研究制定珠江口航路、船舶定线制规划,形成《珠江口航路和定线制规划方案》,公布包括珠江口航路的广东沿海主要公共航路,推动颁布《港珠澳大桥广东水域通航安全管理办法》,协同完成《广州港小船航道建设方案研究》《担杆水道新的分道通航制和相关措施》等办法的实施,强化了水上交通安全的法治管理,为实现珠江口大小船分道通航奠定基础。

当通航环境改善“棋局”有效推进,更需冷静观察、果断出手。综合考虑中小型船舶候泊锚地少、伶仃航道无大型船舶锚地等问题,广东海事局联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完成《珠江口锚地布局规划方案研究》,联合广州港引航站完成珠江口1号(桂山西)引航员登离轮水域优化。

“我们针对港航企业发展需求开展了调研,目前已完成珠江口36SJ至39SJ锚地功能调整优化,还结合深中通道建设和运营安全保障需要,推动实施珠江口30LD锚地调整工作。”广东海事局负责人表示。

当“棋局”进入收官阶段,考量的是坚持与毅力。广东海事局强化经验总结,形成《珠江口外伶仃海砂开采作业海事监管工作经验汇编》,规范海砂作业,特别监管区的安全形势得到改善。

矩点成阵 监管“特别智慧”

在深中通道共享信息中心,珠江口14个施工区和8条航道在信息化系统中被划下边界,每艘进入CCTV监控的船舶,船名、船长、船宽等信息自动被抓取显示,监管人员在电子海图中时刻注意“风吹草动”,结合智能预警系统辅助监管决策,一旦有险情发生,周边施工船舶、交通船、应急拖轮将被一键锁定,应急处置决策将被快速落实,可谓是“一船有难、八方来援”。

通过“智慧海事”成果应用,海事部门能更全面掌握船舶航行作业动态,更迅速地统筹水上应急交通,更科学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实现了海事监管以“看得到、叫得到、听得到”为特征的智能化、便捷化、可视化调度指挥。

珠江口智慧海事成果在深中通道工程应用以来,海事部门重大通航节点管控达到“分秒级”,保障7个钢壳拖带和4节沉管浮运安装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成功防御强台风,实现近8000名海上作业人员安全转移岸上、近100艘船舶安全进入深中通道专用防台风水域。

珠江口海事监管方式由“汗水型管理”向“智慧型管理”的转变不止于此。

为统合广州、珠海、东莞、中山、港珠澳大桥以及部分深圳的VTS信号,广东海事局牵头珠江口VTS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攻克信号处理、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多源融合等技术难题,有效解决站点之间不协同带来的资源损耗等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海事局首创建立的风险“聚焦叠加”耦合模型——“珠江口通航风险海事监管预警模型”,可以提前研判区段、时段的通航风险,为珠江口水域海事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利用智慧海事监管手段,我们建立了珠江口8个口门流量固定流量监测线,实现了珠江口交通流量24小时实时监测、变化趋势、船舶热数据统计、船舶特征统计等功能。”广东海事局负责人表示,海事监管人员对过往珠江口水域的船舶进行统一航行计划安排,有效解决了站点之间不协同带来的资源损耗,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全链条覆盖 执法“特别聚力”

完善治理体系是推进珠江口水上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以前,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复杂,涉及东西两岸及粤港澳三地多个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构,水域管辖分工错综复杂,管理理念、程序和依据存在差异,协调难度较大。

“特别监管区建设以来,我们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综合执法总队和广东海警局签订相关执法协作备忘录,并联合省公安厅制定了协同执法草案。”该负责人介绍,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一体化长效机制以广东省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依托,基本形成海事、港口、航道、海洋、海警、公安等多部门联动综合执法机制,完善了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实现了通航管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转变。

2023年12月,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交通组织一体化正式试行。广东海事局组织相邻海事区域执法合作,实施船舶航行计划预报一体化、船舶动态报告一体化、重点船舶进出港监管一体化、船舶进出港防台风一体化、搜救应急一体化、碍断航交通组织一体化,真正实现全链条覆盖交通组织全过程。

此外,广东海事局还积极推广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的理念,提出打造琼州海峡湛江海事特别监管区与示范点设想,并努力推动实施。未来,监管质量与成效共同提升的琼州海峡湛江海事特别监管区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交通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