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支气管肺炎的症状、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症状表现
发热症状: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情况,体温可高低不一,有的是低热,体温在37.5-38℃,而部分病情稍重的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达39℃甚至更高。发热持续时间也因人而异,短则数天,长则可持续数周,常伴有畏寒、寒战等表现,发热程度往往和病情严重程度及机体的反应状态有一定关联。
咳嗽咳痰:咳嗽是支气管肺炎的突出症状,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痰现象,痰液性状多样,可为白色黏痰,若合并细菌感染,痰液可变为黄色、脓性痰,且咳嗽程度轻重不同,频繁的咳嗽会影响患者正常休息、生活,尤其在夜间或晨起时咳嗽往往会有所加重。
呼吸急促:由于肺部炎症影响了气体交换功能,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的表现,呼吸频率加快,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一般为12-20次/分钟,患病后可能会超过20次/分钟,小儿的呼吸频率变化更为明显,病情越重,呼吸急促的情况越显著,还可能伴有喘息,感觉呼吸费力,活动后这种呼吸不畅的感觉会更加突出。
胸痛不适:部分患者会感觉到胸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刺痛,位置常位于胸部两侧,在咳嗽或深呼吸时胸痛会加剧,这是因为炎症累及到胸膜等部位,在胸廓运动时对其产生牵拉刺激,导致疼痛出现,不过胸痛症状并非每个患者都会有,其出现与否及疼痛程度个体差异较大。
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这是关键的治疗手段,需先明确病原体,若是细菌感染,常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若是支原体感染,则多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精准的抗感染治疗,消除病原体,控制炎症发展,促进病情好转。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症状,体温过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也可按医嘱服用退烧药;咳嗽咳痰严重的患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缓解咳嗽,帮助痰液排出;存在呼吸急促、喘息情况的,可给予吸氧以及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确保治疗效果。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避免交叉感染。病情观察很重要,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加剧等,需及时就医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
环境护理:定期打扫房间,擦拭家具,减少灰尘积聚,避免使用容易产生灰尘的物品,如地毯、厚重窗帘等。有过敏史的患者更要注意排查并清除室内可能存在的过敏原,像花粉、宠物毛发等,防止因过敏加重呼吸道症状,影响病情恢复。
休息与活动: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在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明显时,更要卧床休息,减少身体的耗氧量,帮助缓解不适。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室内散步等轻度活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劳累,防止病情反复。
口腔护理:督促患者做好口腔清洁,每天早晚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患病期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容易滋生细菌,做好口腔护理能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降低细菌下行感染的风险,对咳痰较多、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来说,口腔护理尤为重要。
雾化治疗护理:若患者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要确保雾化装置正确使用,按照医嘱配置雾化药物,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在雾化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呛咳、呼吸困难等情况,雾化结束后协助患者清洁面部,避免药物残留刺激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