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腕关节概述及桡腕关节的解剖特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腕关节概述及桡腕关节的解剖特点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7/17/30424652_1138744512.shtml

腕关节概述

从狭义角度讲,腕关节特指桡骨下端与第一排腕骨(豌豆骨除外)之间形成的桡腕关节。然而,若从功能层面考虑,腕关节的范畴则更为广泛,它实际上涵盖了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桡尺远侧关节、腕骨间关节、中腕关节及掌骨间关节,这些关节在运动中协同作用,共同实现腕部的灵活与功能。

有研究表明,腕关节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由三条纵向的铰链关节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中,腕关节的稳定性首先依赖于这三条铰链间关节的紧密配合与相互作用。腕关节的全方位运动则得益于其中间骨的独特形态,这是腕骨间关节与桡腕关节协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这三条纵向铰链分别由以下结构组成:外侧柱(或外纵列),包含手舟骨、大小多角骨以及第一、二掌骨;中间柱(或中间纵列),由月骨、头状骨和第三掌骨构成;内侧柱(或内纵列),则包括三角骨、钩骨以及第四、五掌骨。此外,内侧柱在三角软骨复合体的支撑下发挥着关键作用,共同构成了腕关节的三柱(或纵列)概念。

桡腕关节解剖特点

桡腕关节属于椭圆关节或称为髁状关节,其形态特点是前后径相较于横径较短,呈现出椭圆的形状。按常理,这样的结构似乎限制了其进行旋转运动。但实际上,桡腕关节之所以能够执行旋前和旋后的动作,是得益于与桡尺远侧关节的协同作用。当这两个关节共同活动时,它们的运动范围得到了显著的扩展。

桡腕关节组成

桡腕关节由两部分主要结构组成:一是桡骨下端的椭圆形关节窝,以及与之相配的关节盘的远侧面;二是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所形成的球面部分。在这三块腕骨中,手舟骨与月骨的关节面面积相当,它们与桡骨下端及关节盘紧密相连,共同承担手部重量的传递,而三角骨在这一结构中相对次要,主要起到辅助作用。

桡腕关节韧带

桡腕关节的周边缺乏肌肉的直接覆盖,而是布满了肌腱、神经以及血管等结构。其关节囊十分纤薄,上端与桡骨和尺骨的下端相连,下端则附着于第一排腕骨,整体结构通过韧带得到了全面的加固。具体来说,关节囊的前后部分,即桡腕掌侧韧带和桡腕背侧韧带,是关节囊增厚的结果。

  1. 桡腕掌侧韧带 起源于桡骨茎突前方的平滑凹陷处,穿越舟骨结节附近的沟壑,最终分别固定于舟骨、月骨、三角骨和头状骨的前表面。
  2. 尺腕掌侧韧带 起始于尺骨头与茎突之间的窝以及关节盘的前缘,终止于月骨、三角骨、头状骨和豌豆骨。
  3. 腕桡侧副韧带和腕尺侧副韧带 腕关节的两侧,即桡侧和尺侧,分别由腕桡侧副韧带和腕尺侧副韧带进行保护。这两条韧带分别从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出发,最终抵止于舟骨和三角骨,有效防止了腕关节的过度内收和外展。
  4. 桡腕背侧韧带 增强关节囊的背侧,这条韧带从桡骨延伸至三角骨,为关节囊提供了额外的支撑。

桡腕关节的血供

桡腕关节由桡尺二动脉的腕支、骨间动脉与掌深支所组成的腕掌、背侧动脉网所供给。

桡腕关节的神经支配

桡腕关节由正中神经的骨间前神经、桡神经的骨间后神经及尺神经的手背支与深支支配。

桡腕关节的运动特点

桡腕关节与腕骨间关节的运动是协同进行的,而腕掌关节在这一过程中并不直接参与。桡腕关节能够执行背伸、掌屈、外展(或称桡偏)及内收(或称尺偏)四种基本动作。

当中立位被定义为0°时,桡腕关节在无背伸或掌屈的状态下,第三掌骨与前臂的纵轴呈一条直线。其活动范围广泛,通常可以达到掌屈40°至50°,背伸50°至60°,并且有能力进行过伸或过屈的动作。此外,桡腕关节还能进行10°的桡偏和20°的尺偏。然而,这些运动范围会受到拮抗肌紧张程度的影响:当手指屈曲时,掌屈的角度会减小;而当手指伸展时,背伸的角度也会相应减小。

在正常情况下,桡腕关节的背伸角度与拇指外展后与手指所形成的夹角分角线相对应,并与前臂的纵轴保持一致。相反,尺偏角度则与拇指伸展时与手指所形成的夹角分角线相对应,同样与前臂纵轴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尺偏的范围是桡偏的两倍,这主要归因于桡骨茎突的相对长度,而在旋后时,这种差异会更为明显。

当腕关节处于轻度掌屈状态时,其侧屈的幅度达到最大。然而,在强烈掌屈或背伸的情况下,由于韧带的紧张作用,侧屈运动几乎会完全消失。总的来说,腕关节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表现良好,而在轻度背桡偏及掌尺偏时,其在侧方方向上的运动则更为灵活自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